本帖最後由 三才 於 2013-6-30 17:22 編輯
【漢語大詞典●姑】
①[ɡūㄍㄨ]
[『廣韻』古胡切,平模,見。]
“家”的被通假字。
1.丈夫的母親。
婆婆。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子容之母走謁諸姑。”
『後漢書·列女傳·鮑宣妻』:“拜姑禮畢,提甕出汲。”
唐韓愈『扶風郡夫人墓志銘』:“夫人適年若干,入門而媼御皆喜,既饋而公姑交賀。”
宋趙彦衛『云麓漫鈔』卷五:“婦謂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
淸龔自珍『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詩:“此時慈母擁燈坐,姑倡婦和雙勞人。”
2.父親的姉妹;
姑母。
『詩·邶風·泉水』:“問我諸姑,遂及伯姉。”
毛傳:“父之姉妹稱姑。”
『新唐書·狄仁傑傳』:“且姑姪與母子孰親?”
淸葉廷琯『吹網錄·石林燕語』:“知制誥劉敞,知揚州。敞,王堯臣姑子。”
3.丈夫的姉妹。
參見“姑嫂”。
4.婦女的通稱。
『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沈於酒德,避遠箕子,爰近姑與息。”
高誘注引『屍子』注:“姑,婦也;息,小兒也。”
5.出家修行或從事迷信職業的婦女。
如:尼姑、道姑、三姑六婆。
6.姑且;
暫且。
『書·酒誥』:“勿庸殺之,姑惟教之。”
漢桓寬『鹽鐵論·論誹』:“若子之爲人吏,宜受上戮,子姑默矣。”
宋葉適『上孝宗皇帝劄子』:“然則虜之所謂難攻者,豈眞難?而不可動者,豈眞不可哉?此姑未論可也。”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王者』:“銀亦細事,汝姑出。”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二』:“但一時想不出適當之字,姑仍之。”
7.通“盬”。
用嘴吸食。
參見“姑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