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清水巖】 位於高雄縣(註1)林園鄉(註2)潭頭村的「清水巖」,屬鳳凰山麓,為南臺灣一大名勝,在《台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中指出:「鳳山縣清水巖寺,在縣治之南,則鳳山也。」
而在《鳳山縣志》中稱:「鳳山有十三勝,而清水巖其一。」
也就是當時鳳山縣八景之一的「鳳岫春雨」。
而之所以命名為「清水巖」,其由來據說是因此地山麓有泉水從石縫湧出,晝夜不停,大旱不涸,灌田數百畝,故稱之。
相傳此水為清代堪輿師林半仙仗劍喝出,從此蕃薯園變成水田,居民就在泉水口築了一個约四十坪大的清水池,即今之「靈泉池」。
林半仙本名稱「林鎮仙」,福建惠安人。
在清乾隆年間,受福建泉州府總兵胡文海之託,來台欲遷回其先父之遺骨。
但林鎮仙來台見其父埋骨之地是一塊得天獨厚的好穴地,動不得也,但同來的地理師不聽信半仙之言,將骨骸掘出封甕帶回去交給總兵。
林鎮仙知災難將至,不願同行回泉州交差,遂獨自留台。
果然,地理師一行人,他們所乘之船在海上遇難,連人帶骨甕全部沉入海中,無一生還,逃過此一劫難的林鎮仙,索性就在台定居。
林鎮仙在台到處遊山玩水,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一日途經清水巖附近,亦飢亦渴,忽見當地農民正在用午飯,於是他上前討水喝。
而那些農民很親切的招待他,使他備感溫馨,但見他們吃的竟是蕃薯湯,便可知其貧苦,心中頓起報答之情,於是他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開壇作法,將寶劍往地上一插,後將劍拔起,頓時泉水就從劍孔處湧出,水勢洶洶,往四處散去。
農民一見,頓時歡聲雷動,林鎮仙此時卻命他們快跑,跑越遠越好,且不能回頭。
農民依言拼命地往前跑,水勢一直流往農民腳下,農民跑累了就停下來,水勢漸緩跟著就止在那裡,這代表依農民所跑的距離來決定泉水灌溉面積多寡,所以自此以後,清水巖附近的田園也因此有水可以灌溉,也豐衣足食起來。
所以林園人稱清水巖為「巖仔」,稱這從岩罅中湧出來的一泓清水為「巖池仔」,也就是日後的「清水巖」及「靈泉池」。
而清水巖的南麓有一座觀音堂,稱之為「清水巖寺」,創建於清康熙5年6月15日(1666),據說緣起於當時有位農夫,在耕作日入而息之際,路經巖下,忽發現光芒數尺,及近一見,發現巖邊樹上懸掛一只小紅香灰囊,兩面寫明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兩座大慈大悲佛號,於是結庵供奉。
後來至道光十四年,地方居士張簡立將草庵改建為莊嚴寺宇,一直到民國16年(1927)期間時有修楫,至民國53年8月15日(1964)才興工全面改建。
而目前清水巖已成為著名的風景區,除了清水寺外,週邊有靈泉池、龍蟠洞、長壽茄苳、桃源洞、石船、石台灣、唐榮墓…等景點。
從巖上遠眺,可見林園鄉(註2)境、屏東平原,就連琉球嶼、琅嶠、大武諸山也隱約可見。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