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新城廣安宮】 (花蓮縣新城鄉~)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康樂109之1號的新城廣安宮,主祀開台聖王鄭成功,由於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是新城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廣安宮於民國十五年(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由林官府、何阿士等地方人士,赴宜蘭縣五結鄉雕塑鄭成功神像建廟奉祀。
但至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日本在台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期間,摧毀廣安宮神殿,所幸地方人士為使延平郡王免於浩劫,乃將延平郡王神像藏匿於民間。
台灣光復後,才於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搭蓋一木造鐵皮頂的簡陋小廟安奉金身,並取名「廣安宮」。
但之後卻為颱風摧毀,迄民國五十年(西元1961年),才由地方人士林詩火發起捐款,重新整建。
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再增建禪房,成為今日之規模。
【祀神傳說】「開台聖王」也就是「延平郡王」鄭成功,又稱開山尊王、延平王、國姓爺、國姓公、國聖公、國聖爺、鄭國姓、鄭國聖、鄭延平等。
由於祂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編入明鄭版圖,屯聚墾荒。
崇尚教化,大興建設,奠定今日台灣繁榮的基礎,因此台灣居民不忘其德澤,治理台灣之功不可沒,所以立廟來奉祀、紀念他,並尊稱他為「開台聖王」。
而鄭成功,初名森,字大木,因他的父親是鄭芝龍,母親翁氏原是日本平戶人田川氏,所以他是生于明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七月十四日的日本肥前平戶河內浦千里濱,但本籍為中國幅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人。
他七歲歸國,十五歲補南安縣學廩生,后進南京國子監深造,拜宿儒錢謙益為師。
之後清兵入關,他立誓「扶明滅清」,唐王隆武帝召見鄭成功.封他為忠孝伯,賜姓為朱,故稱「國姓爺」。
永歷十一年,由明裔桂王封他為「延平郡王」。
永歷十五年,他出金夏率兵兩萬五千人渡海,驅逐當時治領已達三十七年的荷蘭人,克服台灣。
之後他把台灣正式編入明鄭版圖,分撥麾下,鎮營將兵,屯聚各地,開墾荒土,做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待機收復中原。
但鄭成功卻不幸病逝于永歷十六年五月八日,時僅三十九歲。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