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文●新竹城隍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4 16:4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文●新竹城隍廟

 

位於新竹縣新竹市中山路75號的新竹城隍廟,又稱都城隍廟,由於歷史相當悠久,因此列屬三級古蹟,是新竹著名的古廟之一。

 

【沿革】清領台灣初期,清廷將全台設為一府三縣,在台南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縣(台南)、鳳山縣(左營)、諸羅縣(嘉義)。

 

至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才從諸羅縣分出彰化縣,之後再從彰化縣分出淡水廳,管理大甲溪以北的地區。

 

清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於竹塹建四座木製城樓並環植刺竹,已具城之雛形,至清乾隆十二年(西元1747年)第十任淡水同知曾日瑛決定將淡水廳治設在竹塹,並在先在廳治旁邊興建城隍廟,於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竣工完成,而淡水廳治卻遲至清乾隆二十一年(西元1756年)才完成,是台灣發展史上先建城隍廟再建政府治所唯一的例子。

 

至乾隆五十七年(西元1792年)由同知袁秉義修建。

 

嘉慶四年(西元1799年),同知清華捐建後殿,奉祀觀音佛祖。

 

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在廟之西畔添建觀音殿(即今法蓮寺),而後殿改祀城隍夫人。

 

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同知李慎彝重修城隍廟,由鄭用錫、用鑑董其事。

 

道光三十一年(西元1851年)黃開基再修,鄭如松、林占梅贊助。

 

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林汝梅再度重修,並獲光緒頒「金門保障」匾額。

 

後至日據時期的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鄭肇基倡議重修,歷經20個月,糜金十餘萬後修建迄今。

 

【傳說】城隍其實類似省縣市長一樣為官職名,所以若位在京城為京城隍,銜「福明靈王」,由於是守護皇城故位階最高;

 

其次為省城的都城隍銜「威靈公」;

 

再來是府城的府城隍,銜「綏靖侯」;

 

縣邑者為縣城隍,銜「顯佑伯」;

 

再次為鄉鎮之境主,一般無銜,若有則以子爵或男爵名之,因此新竹城隍之所以為都城隍,當然有其來歷。

 

清乾隆十二年(西元1747年)第十任淡水同知曾日瑛創建新竹城隍廟時,依例稱為「廳城隍」(與縣城隍同等級),銜「顯佑伯」。

 

至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台北升格為台北府,但府治仍用原新竹淡水廳署,所以新竹城隍遂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直到光緒四年(1878年)台北府治遷至艋舺(今台北市萬華)為止。

 

但到了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清廷因大陸江西省龍虎山第六十一代嗣漢張天師星象卦算,推測出天狗星躔度於牛郎及織女兩星之間,臺灣將發生大災難,建請速辦法會,後經新竹名人林占梅、林汝梅兄弟推舉,決定以新竹城隍廟為消災法會舉行地點,於是光緒欽賜「金門保障」親筆墨匾一座(「金門」即國家大門之意),並敕封新竹城隍為「都城隍,威靈公」,總轄台灣,所以新竹城隍才為當時台灣地區唯一的省級都城隍。

 

【特色】新竹城隍廟為前後三殿式建築,前三川殿奉祀范、謝將軍及其下所轄的捕役,分呈喜怒哀樂狀;

 

中間正殿除主祀城隍爺外,配祀文、武判官及陰陽司公、董排爺、李排爺、牛將軍、枷將軍、謝將軍、馬將軍、鎖將軍、范將軍、糾察司、樂善司、延壽司、速報司、罰惡司、增祿司、土地公、山神、虎爺等神明;

 

後殿則奉祀城隍夫人、註生娘娘、大、二少爺及月老尊神。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城隍爺會奉旨遶境賑孤,祈求國泰民安,是新竹城隍廟最隆重盛大的祭祀與酬神節日。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009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7:32 , Processed in 0.14062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