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山南山寺】 位於臺東縣關山鎮里壠里崁頂46號的南山寺,就在關山鎮西郊的里壠山下,主祀觀音菩薩,是關山鎮內佛教信仰中心。
由於南山寺居高臨下,視野遼闊,可俯瞰整個關山鎮,加上寺內花木扶疏,四周庭園景觀佈局精美,更是鎮民休閒的好地方。
【沿革】南山寺早期原稱「觀音廟」,創寺年代已不可考,但據傳寺內觀音菩薩像是由客家先民自恆春半島來此開墾時,所迎請而來的,因香火興盛,民眾才倡議建廟奉祀。
至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因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日人大肆破壞寺廟神像,所幸當時有名篤信佛教的日本警官,暗中將寺內觀音神像私藏,待台灣光復後再由信徒迎回原廟供祀。
據關山鎮民俗史蹟的記載,當時觀音廟曾做為罪犯遣散之地。
台灣光復後,觀音廟恢復為廟宇,也因而改名為南山寺,並聘請演音法師為首任主持。
民國七十二年(西元1983年)因南山寺信徒日眾,但寺地過於狹小,經地方鄉紳趙阿六等獻出臨近南山寺的水田供作寺產,並捐獻其水稻收入,因此寺方決定成立財團法人,並籌募經費在舊寺前興建新寺,歷經四年,新寺於民國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元月十一日落成。
【傳說】據傳在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日本在台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期間,關山鎮的天后宮為避免被破壞,而將原先所供奉的天上聖母媽祖娘娘金身藏匿起來,改奉祀佛教神明,並也改名為佛教的關山寺,因此整個鹿野、關山、池上地區,只僅存天后宮(關山寺)未遭破壞。
但至台灣光復後,關山寺的佛教信徒與原先天后宮的道教信眾,因爭廟產而發生糾紛。
最後經過協議,關山寺改回供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的天后宮,所以關山寺內的佛像及僧侶則遷移到觀音廟(即今南山寺),所以目前關山鎮內只有道教的天后宮和佛教的南山寺,而關山寺已不存在。
【特色】南山寺目前佔地約有四分地,分舊寺及新寺兩部分,舊寺為單座硬山式傳統建築,為南山寺主殿,供奉觀世音菩薩;
而新寺為鋼筋水泥的兩層樓建築,一樓為關山鎮里瓏里活動中心,二樓則為大雄寶殿,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右則供奉阿彌陀佛、藥師佛,殿內左右立有韋駄、伽藍兩大護法。
而南山寺每年最主要的法會有農曆四月八日的浴佛節、七月二十四日的盂蘭盆法會及元月一日至三日的新春開燈禮三千佛法會。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