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雄化龍宮】 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河西路的「化龍宮」,為三鳳宮的祖廟,也是全臺開基太子爺廟。
明永曆十五年(1661),李氏先祖隨國姓爺從福建家鄉渡海來台,自打狗港循愛河溯流而上,在龍水灣與漯仔底一帶,築茅而棲。
而龍水灣的位置大約在高雄市河西路之鼓山運河以北到中華路止,為昔日龍水港之所在,因此早期先民經水路抵龍水港,上岸沿龍水路可抵左營舊城。
之後,龍水灣與漯仔底逐漸形成聚落,李氏先祖於是將福建李氏祠堂(隴西堂)奉請隨行保佑的神祇,包括中壇元帥、李府王爺(李氏家神)、神農大帝、馬夫、神馬等供奉在中廳,後建廟於龍水,即為化龍宮前身。
由於化龍宮本身並未具有歷史考據的重要文獻或文物,因此無法得知化龍宮創建於何時,不過,先民轉往三塊厝墾殖時,將中壇元帥從龍水分香建三鳳亭奉祀,所以據三鳳宮之沿革碑文所述:「三鳳宮舊名三鳳亭,建於清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奉祀主神中壇元帥哪吒太子乃分靈自龍水港化龍宮。」
由此可知,化龍宮前身應早在清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之前就已創建。
至日據時期,由於岸埔有竹林,日軍小型潛艇可躲藏在龍水港河域,當時正值二戰,美軍轟炸機沿河轟炸,李府供奉神明的公祠被炸毀,所幸當時太子爺神像由信徒輪流請回供奉,只有李府王爺等部份神像受損。
之後,由李氏家族長老李文壽倡議重建廟宇,由李子貢捐田地50坪建廟,才在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竣工完成,正式定名為「化龍宮」。
民國四十八年(西元1959年)再由曾林越妹募款增建兩旁偏殿迄今。
而早期的太子爺公祠的遺址約在現今廟址的東北方約100公尺處,今已難尋。
而現今化龍宮除主祀的中壇元帥開基金身(大太子)外,還奉祀二太子、三太子、副大太子、副二太子、副三太子,但大太子金身是否為先祖渡台所攜帶的原尊,已無法考證,不過現存的神農大帝及馬夫、神馬金身則確為李氏先祖渡台時所攜帶的原尊。
而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中壇元帥聖誕期間,三鳳宮的哪吒太子必在農曆九月七日上午9點前,回到化龍宮謁祖,再奉請化龍宮太子爺(鎮殿二太子)前往三鳳宮看大戲,之後在九月十日上午9點再將太子爺奉請回宮安座。
而同樣是由化龍宮分靈的全台各地大小宮廟亦同,都會組團前來化龍宮進香謁祖。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