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潘文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7:5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潘文杰

 

潘文杰,原名JagarushiGuriBunkiet(ジャガルジグリブンケツ、任結、任文結)(註1),1854-1905年,為瑯嶠十八社(又稱下十八社,下蕃)大頭目卓杞篤之養子。

 

極具外交手腕,在清末日治初期,任下十八社大頭目,無論是涉外事件或與清廷、日方關係皆能維持良好互動,更勝任臺灣南部原住民社群與官方間的溝通管道。

 

潘因此成為日本領臺初期順利治理恆春地區原住民部落的關鍵人物。

 

潘之生父為統埔庄林姓粵人,生母為豬朥束社人(註2),後為卓杞篤收為養子,在卓死後輔助繼位者主類(TsuiLui,cudjui,ツールイ,ツジュイ,朱雷,朱路易)處理社務。

 

潘養父卓杞篤出身為統領下十八社的豬朥束社大頭目galujiguji家,在頭目的繼承上,首為本家嫡流。

 

潘雖非嫡流(註3),但因其有才幹,爾後由官方推舉為總頭目(註4)。

 

潘的政治才華表現在許多方面:1867年(同治6年)美商船羅發號遇難而引發美方與瑯嶠地區原住民社群衝突時,潘即輔佐卓議訂和約;

 

1874年(同治13年)日軍攻打牡丹社時,潘率領下蕃各社頭目向日投誠,為日軍開道,以避爭戰;

 

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在瑯嶠設立恆春縣時,潘即表示願協助建築造恆春城,並因而獲得官方賜姓「潘」;

 

1890及1892年(光緒16及18年)在清廷鎮撫下十八社及上十八社的亂事之際,潘更因奉公出力而受封五品官位。

 

潘文杰在日人領臺後仍不斷對官方示出善意:1895年(明治28年)日初領臺,設立恆春出張所,即選其為出張所事務囑託,以勸誘附近各社歸順日本;

 

同年在射麻裏,日方與社眾因語言不通發生嚴重衝突,幸得潘居中調停而得化解;

 

同年年底潘並到卑南地區力勸卑南社大股頭人歸順,得到正面回應;

 

1896年(明治29年)初,潘更成功說服臺東知本社群歸順日方;

 

同年5月,臺東地區發生清將煽動兵勇抗日事件,潘陪同日本官方力導當地原住民組織義勇兵掃蕩而獲功;

 

1898年(明治31年)當鳳山餘匪竄入蕃界,企圖煽動原住民包圍恆春城時,全賴潘文杰挺身入城化解危機,時繳械歸順日人者約百名。

 

除了政治事件的斡旋,潘文杰亦力倡於豬朥束社設置恆春國語傳習所分教場,不但促成捐地,更勸誘原住民子弟入學;

 

此外,潘因致力推行番界殖產興業,而獲臺灣總督府破例以其番族之身份敘勳六等。

 

1901年(明治34年),日置恆春廳,潘文杰受命任廳參事(註5)。

 

然而,潘文杰與日本政權的合作,雖然帶來個人極大聲望及恆春地區的穩定,但也因為如此,下十八社大頭目的勢力同時也快速地流失—潘文杰去世的前一年(1904年),總督府將其統領的大部分番社納入普通行政區域內,適用一般平地法律,需向官廳納稅,至此下十八社大頭目的勢力幾乎完全被剝奪,日本統治者也得以順利收編下蕃地區的原住民勢力(註6)。

 

因此,在被閩客同化的壓力下,其子潘阿別之後代遂外移牡丹旭海,以期能延續原住民之身份(註7)。

 

註釋:1.屠繼善(1993[1894]:106)2.楊南郡(1992)。

 

3.潘父卓杞篤並非長子,其兄puljaljuyan才是嫡傳家系,所以卓的前任頭目即為其兄。

 

雖然之後不知何故由卓接任頭目,但卓死後,繼位者仍屬其兄之子主類。

 

見:周玉翎(2000:209)。

 

4.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2003[1920]:97)。

 

5.本段資料來源參見:日本順益臺灣原住民研究會(1999:179)。

 

6.周玉翎(2000:203)。

 

7.蕭銘祥主編(1996:737)。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63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21:26 , Processed in 0.17187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