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4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蔦松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3:4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0 20:44 編輯

史學●蔦松文化

 

蔦松文化,是台灣西海岸南部鐵器時代的史前文化,即南部地區史前時代最晚一期的文化。

 

1947年到1949年間,國分直一依照台南地區遺址出土的遺物,指出赤褐色粗面(無紋)陶器時代為南部史前文化的最晚期;

 

1980年,宋文薰先生則是建議將南部平原地區最晚的史前文化,以台南縣(註1)蔦松貝塚遺址來命名,將其稱之為「蔦松文化」。

 

蔦松文化的分布區域,主要是台灣地區的西南部,北到嘉南平原、南到高屏的海岸,也就是台南、高雄與屏東北部地區,以台南縣(註1)永康鄉的蔦松遺址為代表,此外,台南縣(註1)的西寮遺址、烏山頭水庫遺址,以及高雄縣(註2)湖內遺址、高雄市的覆鼎金遺址、龍泉寺遺址等,都有蔦松文化的存在。

 

蔦松文化的遺址分布在不同的西海岸地形中,如沖積平原、丘陵河階、台地緩坡、丘陵殘丘地帶,這些遺址大多面積廣大,文化層堆積深厚,顯示當時可能有大型聚落且居住時間頗長。

 

根據各個遺址出土的遺物與現象,可簡單歸納出蔦松文化的特性為:陶質遺物方面,陶器以夾砂紅褐色素面陶為主,另外有少數黑陶,從型制來看,則是以小口鼓腹罐最多,缽形器其次;

 

除了陶容器之外,還有數量相當多的陶環、陶支腳、紡輪、網墜、陶珠與鳥頭狀器等,特別是鳥頭狀器,可以說是蔦松文化的代表性遺物,由此可知製造陶器是當時人類重要的活動之一。

 

石器則是比較罕見,主要器型有石刀、石斧、石錛、石錘等;

 

此外,蔦松文化有少量的鐵刀、鐵鏃等鐵器殘片的出現,這也是學者將其劃入鐵器時代的理由。

 

這個時期的遺址,經常有大型貝塚的出現,表示當時的海岸線離遺址不遠,而當時的人有大量食用貝類的習慣,另外遺址也同時出土大量的鹿與野豬骨骼等動物遺骸,以及少數骨尖器,再加上遺址出土的石器工具,考古學家推斷當時的生業型態可能包括了農耕、狩獵、捕撈魚貝類等活動。

 

蔦松文化的年代,應該在距今兩千年前到距今四百年前左右,也就是大約從公元前後開始,一直延續到十六、十七世紀漢人大量來台之前(黃台香1982:107)。

 

蔦松文化可以依照分布地區的不同和時間的早晚,而區分成「蔦松類型」、「鞍子類型」、「清水岩類型」、「美濃類型」等幾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區域類型。

 

此外,由於蔦松文化的分布地區,正好是西拉雅平埔族的原住地,其年代下限又與文獻上所記載的西拉雅族活動年代相近,再加上兩者所處的自然環境類似,所使用的器具相同,生業型態也很相似,因此考古學者認為蔦松文化可能跟西拉雅族有所關聯(黃台香1982:107),不過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進一步的研究判定,但這仍是考古學家研究蔦松文化相關的議題之一。

 

蔦松文化的辨識與確認,增加了考古學家對台灣南部地區史前文化層序的了解,並且確定了南部史前時代最晚一期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黃台香1982:108),由此可知蔦松文化在台灣考古學的研究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意義。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33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9: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