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術】
①[shùㄕㄨˋ]
[『廣韻』食聿切,入術,船。]
“術”的繁體字。
1.道路。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齊城、高唐當術而大敗。”
『漢書·燕剌王劉旦傳』:“王自歌曰:‘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橫術何廣廣兮,固知國中之無人!’”
顏師古注引臣瓚曰:“術,道路也。”
晉左思『詠史』詩之四:“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淸吳偉業『登上方橋有感』詩:“壯麗氣開浮廣術,虛無根削插崩濤。”
2.方法;
手段。
『禮記·祭統』:“惠術也,可以觀政矣。”
鄭玄注:“術猶法也。”
『呂氏春秋·決勝』:“夫兵貴不可勝。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彼。
聖人必在己者,不必在彼者,故執不可勝之術,以遇不勝之敵,若此則兵無失矣。”
宋司馬光『〈投壺新格〉序』:“求諸少選且不可得,是故聖人廣爲之術以求之,投壺與其一焉。”
明馮夢龍『智囊補·術智·王東亭』:“王緒素讒殷荊州於王國寶,殷甚患之,求術於王東亭。”
3.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商君書·算地』:“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立官貴爵以稱之,論榮舉功以任之,則是上下之稱平。
上下之稱平,則臣得盡其力,而主得專其柄。”
『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漢王充『論衡·定賢』:“夫聖賢之治世也,得其術則成功,失其術則事廢。”
4.權術;
計謀。
『呂氏春秋·先己』:“當今之世,巧謀幷行,詐術遞用。”
宋陳善『捫虱新話』卷十三:“以予觀之,使適之不貪富貴之謀,挺之不起大用之念,盧絢不憚交廣之遠,則林甫雖狡,亦安用其計,而三人者在其術中,竟以取敗,悲夫!”
『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墮其術中,事後悔之無及。”
5.技藝;
業術。
『禮記·鄕飲酒義』:“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是故聖人務焉。”
鄭玄注:“術,猶藝也。”
『孟子·公孫丑上』:“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愼也。”
6.思想;
學說。
『史記·外戚世家』:“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諸子以道術取資,屈宋以『楚辭』發采。”
7.方術。
指醫、卜、星、相等術藝。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於是伎數之士,附以詭術,或說陰陽,或序災異。”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四曰術,謂異能、伎數、禁呪、醫方。”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蜀人謝石宣和歲壬寅到輦下,以術得名,善相字。”
明陳繼儒『珍珠船』卷二:“李行修喪妻,偶得桐桑老人,以術見其妻如平生。”
參見“術數”。
.學習;
效法。
『禮記·學記』:“記曰:‘蛾子時術之。’
其此之謂乎?”
孔穎達疏:“‘蛾子時術之’,蟻子小蟲,蚍蜉之子,時時術學銜土之事而成大垤。
猶如學者時時學問而成大道矣。”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必時習焉,無一時不習也。
必時敏焉,無一時不敏也。
必時術焉,無一時不術也。
必時中焉,無一時不中也。
其競時如是,可以已矣。”
9.通“述”。
遵循,依照。
『禮記·祭義』:“形諸色而術省之,孝子之志也。”
鄭玄注:“術當爲述,聲之誤也。”
於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管子二』:“述術古字通……『禮記·祭義』‘而術省之’注‘術當爲述,聲之誤也。’
此例古籍習見。”
10.通“述”。
記述,陳述。
『墨子·非命下』:“曰命者,暴王所作,窮人所術,非仁者之言也。”
孫詒讓間詁:“術與述通。”
『隸釋·漢張表碑』:“方伯術職,嘉君義綱。”
11.通“殺”。
等級。
『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
孫詒讓間詁引王引之云:“此即『中庸』所謂‘親親之殺,尊賢之等’。
今云‘親親有術’者,殺與術聲近而字通也。”
12.通“聿”。
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語氣。
參見“術追”。
13.姓。
『萬姓統譜·入質』:“見『姓苑』,今萊陽有此姓。”
術②[suìㄙㄨㄟˋ]
[『集韻』徐醉切,去至,邪。]
“術”的繁體字。
通“遂”。
1.古代行政區劃。
『管子·度地』:“故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州十爲都。”
『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鄭玄注:“術當爲遂,聲之誤也……遂在遠郊之外。”
2.小溝。
『禮記·月令』:“審端徑術。”
鄭玄注:“術,『周禮』作遂……遂,小溝也。”
3.隧道。
見“術數”。
4.謂順性。
『呂氏春秋·辯土』:“衡行必得,縱行必術。”
兪樾『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三』:“術讀爲遂……是術與遂古通用。
‘衡行必得,縱行必遂。’
言衡縱皆必順其性也。”
5.見“術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