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幣】
①[bìㄅㄧˋ]
[『廣韻』毗祭切,去祭,幷。]
亦作“幤”。
“幣”的繁體字。
1.繒帛。
古代常用作祭祀或饋贈的禮品。
『書·召誥』:“我非敢勤,惟恭奉幣,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孔傳:“惟恭敬奉其幣帛用供待王,能求天長命。”
『儀禮·聘禮』:“幣美則沒禮。”
鄭玄注:“幣,謂束帛也。”
『宋史·理宗紀五』:“賈似道賜金器千兩,幣千匹。”
明陶宗儀『輟耕錄·瘞鶴銘』:“廼裹以玄黃之幣,藏茲山之下。”
2.泛指祭品。
宋范成大『吳船錄』卷上:“相傳下有淵水,神龍所居,凡七十二洞,歳旱則禱於第三洞,初投香幣不應,則投死彘及婦人弊履之類。”
3.泛指車馬皮帛玉器等禮物。
『儀禮·士相見禮』:“凡執幣者不趨,容彌蹙以爲儀。”
胡培翬正義:“散文則玉亦稱幣,小行人合六幣是也;
對文則幣爲束帛、束錦、皮馬及禽摯之屬是也。”
『國語·魯語上』:“哀姜至,公使大夫、宗婦覿用幣。”
4.貨幣。
『管子·國蓄』:“先王爲其途之遠,其至之難,故託用於其重,以珠玉爲上幣,以黃金爲中幣,以刀布爲下幣。”
『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濞倍德反義,誘受天下亡命辠人,亂天下幣。”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幣,錢也。
以私錢淆亂天下錢也。”
『漢書·食貨志下』:“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救民。”
顏師古注:“凡言幣者,皆所以通貨物、易有無也,故金之與錢,皆名爲幣也。”
5.贈送。
『莊子·說劍』:“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以幣從者。”
『史記·趙世家』:“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此大利也。”
張守節正義:“馮亭將十七邑入趙,若幣帛之見遺,此大利也。”
6.通“敝”。
『國語·魯語上』:“不腆先君之幣器,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以救弊邑,使能供職。”
王引之『經義述聞·幣餘之賦』:“古敝字多通作幣,『魯語』‘不腆先君之幣器’,即敝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