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哺】
①[bǔㄅㄨˇ]
[『廣韻』薄故切,去暮,幷。]
1.給幼兒喂食。
『漢書·賈誼傳』:“抱哺其子。”
顏師古注:“哺,飤也。”
聞一多『死水·靜夜』:“受哺的小兒接呷在母親懷里。”
2.泛指禽獸喂養幼仔。
『漢書·東方朔傳』:“夫口無毛者,狗竇也;
聲謷謷者,鳥哺鷇也。”
唐韓愈『嗟哉董生行』:“家有狗乳出求食,雞來哺其兒。”
3.吋嚼;
吃。
『後漢書·趙孝傳』:“天下亂,人相食……弟季,出遇赤眉,將爲所哺,琳自縛,請先季死。”
李賢注:“哺,食之也。”
唐劉禹錫『武夫詞』:“昔爲編戶人,秉耒甘哺糠。”
明張居正『答福建巡撫耿楚侗言致理安民』:“哺糟拾餘,無裨實用。”
4.口中所含的食物。
『莊子·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民修德而美好,被髮銜哺而遊。”
淩曙注引顏師古曰:“哺,口中所含食也。”
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周公>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
5.正在哺乳期的;
幼小的。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篇敘外傳記』:“乳狗哺虎,不計禍福。”
前蜀韋莊『虢州澗東村居作』詩:“淸澗漲時翹鷺喜,綠桑疎處哺牛鳴。”
明徐渭『萬曆二年白燕雙乳』詩:“哺蝶欺殘粉,捎蜂糝嫩黃。”
6.象聲詞。
柳靑『銅牆鐵壁』第十五章:“子彈哺哺地落到他的左近。”
陳伯吹『小珍看蛟去』:“剛跑到拐彎的地方,叔叔們已經跳上車子,‘哺’的一聲開走了。”
7.小兒病名。
『釋名·釋疾病』:“小兒氣結曰哺。
哺,露也。
哺而寒露,乳食不消,生此疾也。”
參見“哺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