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迎香】
拼音
yíngxiāng
英文參考
Yinghsiang(LI20);
Yingxiang(LI20)
概述
迎香,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另名沖陽。
屬手陽明大腸經。
手、足陽明之會。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支及面動、靜脈和眶下動脈。
主治鼻塞,鼻衄,鼻淵,鼻息肉,口眼斜,面癢浮腫,及膽道蛔蟲癥等。
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
標準定位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取法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取穴。
穴位解剖
迎香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提上唇肌。
皮膚由上頜神經的眶下神經分布。
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
分布著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支。
皮下組織內有面神經的分支和面動脈的鼻外側動脈經過。
針由皮膚、皮下筋膜而達提上唇肌,該肌由面神經的頰支支配。
功用
祛風通竅,理氣止痛。
主治病癥
1.五官科系統疾病:鼻炎,鼻竇炎,嗅覺減退,鼻出血,鼻息肉;
2.婦產科系統疾病;
膽道蛔蟲癥,便秘;
3.其它:面神經麻痹。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1~0.2寸,局部脹痛;
2.向內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
3.向外上平刺1.0~1.5寸,透四白穴,以治膽道蛔蟲癥。
局部酸脹,可擴散至鼻部,有時有眼淚流出。
灸法:本穴禁灸。
配伍
迎香配印堂、合谷,有宣肺氣,通鼻竅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迎香配四白、地倉、陽白,有祛風活血通絡作用,主治面神經癱瘓,面肌痙攣。
迎香配陽陵泉、丘墟,有驅蛔鎮痛作用,主治膽道蛔蟲癥。
文獻摘要
《甲乙經》:鼻鼽不利,窒洞氣塞,喎僻多涕,鼽衄有癰,迎香主之。
《圣惠方》:鼻息不聞香臭,偏風面癢及面浮腫。
研究進展
迎香是治療鼻病首選穴。
有報道用潑尼松龍穴位注射治療過敏性鼻炎、鼻前庭炎;
氦氖激光照射治療過敏性鼻炎,埋線治療慢性鼻炎,針刺治療慢性鼻炎等均取得滿意效果。
迎香透刺四白穴治療膽道蛔蟲癥,一般針刺約30分鐘疼痛即可緩解,約2小時疼痛消失。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ngxiang_3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