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氣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2 07:08: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氣沖

 

拼音

 

qìchōng

 

英文參考

 

qichong(ST30)

 

經穴名·氣沖

 

出《針灸甲乙經》。

 

別名氣街。

 

屬足陽明胃經。

 

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一說“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針灸資生經》)。

 

布有髂股溝神經,腹壁淺動、靜脈,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

 

主治疝氣,偏墜,睪丸腫痛,小便淋漓,月經不調,帶下,難產,遺精,陽痿等。

 

直刺0.5-1寸。

 

艾條灸5-10分鐘。

 

[附注]本穴位置,《針灸甲乙經》載:“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

 

《素問·熱刺篇》王冰注謂:“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同身寸一寸動脈應手。”

 

其與腹正中線距離有2寸(《針灸甲乙經》)和3寸(《針灸資生經》)二說。

 

今從《針灸甲乙經》和《素問》王冰注定位。

 

標準定位氣沖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取法仰臥位,在天樞穴下5寸,曲骨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氣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層)。

 

皮膚由髂腹下神經的皮支分布。

 

在皮下筋膜內的脂性層和膜性層之間,除有上述皮神經外,還有腹壁淺動、靜脈。

 

針經血管內側,穿腹外斜肌腱膜,進經腹內斜肌和腹橫肌,或經該二肌下緣,刺入腹股溝管的內容(男性為精索,女性為子宮圓韌帶)。

 

該處為腹前下壁薄弱部分。

 

特異性足陽明、沖脈之交會穴。

 

功用調經血,舒宗筋,理氣止痛。

 

主治病癥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睪丸炎,疝氣;

 

2.婦產科系統疾病:痛經,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不孕癥。

 

刺灸法刺法:1.直刺0.5~1.0寸,局部重脹。

 

針刺不宜過深,用于調經,理氣止痛;

 

2.向外陰斜刺1.0~2.0寸,局部酸脹并向生殖器擴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氣沖配曲泉、太沖,有溫經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文獻摘要《素問》:刺氣街,中脈,備不出為腫鼠仆。

 

《千金方》:主腹中滿熱,淋閉不得尿。

 

《銅人》:炷如大麥,禁不可針。

 

經外穴別名·氣沖

 

《醫學綱目》:“氣沖在氣海旁一寸半。”

 

所指即經外穴氣中。

 

見該條。

 

引用:http://big5.wiki8.com/qichong_1061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2 01:58 , Processed in 0.3281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