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升級 太陽能改善居住品質】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南非史坦林柏什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正在實驗一套計畫,利用太陽能來改善開普敦附近非正式居住區的居住品質。
根據《衛報》報導,對馬薩羅(Mthalo)一家來說,他們耶誕節前收到了一份大禮。
雖然他們居住的恩卡尼尼(Enkanini)貧民社區沒有任何公用基礎設施,鄰居吃飯時要點蠟燭照明。但浪吉斯瓦(Lungiswa)和維多.馬薩羅(Victor Mthalo)及兩名子女,可望能坐在全新平板電視前團聚。
這台平板電視是由裝在他們木屋屋頂上的太陽能板供電。
雖然南非政府曾誇耀,18年內建設了280萬戶住宅;但在2012年,當局終於承認,想要讓每位公民都擁有馬達供電的磚屋,是不切實際的野心。
於是當局修正目標,改為推廣「建立新界」(Breaking new ground)這項計畫,將重點放在改善目前的居住空間品質。
計畫包括40萬戶簡陋住宅,馬薩羅一家所加入的iShack計畫,命名自「改善過後的木屋」。
計畫由一群學者主導,示範如何用對環境友善的方式來進行貧民住宅生活品質改善。
太陽能發電改善生活28歲的油漆工維多表示:「擁有太陽能最棒的一點在於,我省下了許多時間。」
他在2011年5月來到恩卡尼尼搭建一間棚屋,原因是住在鄰近卡雅曼迪(Kayamandi)鎮上一間磚屋的姐姐無法再收容他。
「我在五金行買了3公尺鋅板,為我自己搭了一間棚屋。但我必須常常走到姐姐住的地方,花上3、4小時為手機充電。」
2011年10月,史坦林柏什大學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提供維多和恩卡尼尼另外2名住戶機會,成為這個擁有8千名住戶的居住區首批參與iShack實驗的人。
研究者在維多住家的牆上貼滿壓平的牛奶紙盒和卡紙,屋頂上鋪了太陽能板,從天花板上懸掛了一顆燈泡,並提供他插座幫手機充電。
他表示:「我的棚屋變得更適合居住了。過去在冬天時,棚屋冷得要死,到了夏天,又飆到45度高溫,白天根本無法待在家,現在這些都解決了。」
研究者日前又回來了,帶著更多太陽能板、新的電視組、室外照明燈及感測器、DVD放映機、收音機和一台冰箱給受試者使用。
當然,身為油漆工的維多和擔任水果採集工的浪吉斯瓦是否負擔得起定期購買或租借DVD的費用,這還值得討論。
他們常常連買足夠食物的錢都沒有,是否需要冰箱來保存食物?
此外,他們也還沒有馬桶或自來水。
幫助民眾自力更生但是,史坦林柏什大學永續發展研究所的史威林(Mark Swilling)表示,這項計畫重點在於賦權,而非實質的物質好處。距離開普敦40公里的恩卡尼尼並非合法的居住區。
當地2千戶棚屋就蓋在一處工業區後頭的山坡上,當地的電力公司Eskom或當地政府都不太可能幫這個居住區的居民提供服務。
史威林表示:「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將能夠建立起他們的能力;但是光幫他們蓋房子,卻不鼓勵他們付出,是無法提升能力的。」
他補充道,南非有14%的民眾居住於簡陋棚屋中,要在都會地區找到合宜居住空間的費用太高,表示該數據並沒有減少的空間。
史坦林柏什大學研究人員推廣的是鼓勵恩卡尼尼居民能夠自立的計畫,其中一項則是要在該地區推動「綠色」衛浴、自耕菜園和排洩物再製天然有機肥料系統。
他們相信,每一個子計畫都能有所助益。
隨著iShack計畫開始拓展實施範圍,計畫所需的太陽能板將由免費提供改為租借使用,租借收費將會投入一項訓練太陽能板修理員的計畫。
預計在2013年年中,再裝設1百組以上的iShack計畫設備,並發展成為商業模式。
而維多對iShack的第一印象是「太神奇了」。
但是,他有些擔心電視的問題:負責裝設平板電視的太陽能專家忘記提供天線了。
引用:http://n.yam.com/lihpao/arts/20130106/201301061163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