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胰島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0 07:1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胰島素

 

拼音

 

yídǎosù

 

英文參考

 

insulin

 

國家基本藥物

 

與胰島素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序號基本藥物目錄序號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單位零售指導價格類別備注943146動物胰島素(普通胰島素)注射劑400單位:10ml瓶(支)14.00元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部分*△944146動物胰島素(中性胰島素)注射劑400單位:10ml瓶(支)20.50元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部分*945146動物胰島素(低精蛋白鋅胰島素)注射劑400單位:10ml瓶(支)27.40元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部分*946146動物胰島素(精蛋白鋅胰島素)注射劑400單位:10ml瓶(支)18.90元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部分*△947146動物胰島素(精蛋白鋅胰島素30R)注射劑400單位:10ml瓶(支)30.00元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部分*△948146動物胰島素(精蛋白鋅胰島素30R)注射劑300單位:3ml,筆芯瓶(支)30.00元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部分*△注: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注欄中加注“△”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系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為臨時價格。

 

胰腺中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

 

胰島素是含有51個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質,人胰島素分子量為5734道爾頓,等電點為pH5.6。

 

在酸性環境(pH2.5~3.5)較穩定,在堿性溶液中易被破壞,可形成鋅、鈷等胰島素結晶。

 

又由于其分子中酸性氨基酸較多,可與堿性蛋白如魚精蛋白等結合,形成分子量大、溶解量低的魚精蛋白鋅胰島素。

 

此種制劑注入皮下或肌肉吸收較慢,作用時間長,為長效胰島素。

 

從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經門脈進入肝臟,40~50%在肝內分解,其余進入體循環分布于全身。

 

從靜脈注射胰島素,90%在20分鐘內從血液中消失,絕大部分被組織吸收或被肝臟滅活。

 

胰島素分子有靠兩個二硫鍵結合的A鏈(21個氨基酸)與B鏈(30個氨基酸),如果二硫鍵被打開則失去活性(圖11-21)。

 

B細胞先合成一個大分子的前胰島素原,以后加工成八十六肽的胰島素原,再經水解成為胰島素與連接肽(C肽)。

 

圖11-21人胰島素的化學結構胰島素與C肽共同釋入血中,也有少量的胰島素原進入血液,但其生物活性只有胰島素的3%-5%,而C肽無胰島素活性。

 

由于C肽是在胰島素合成過程產生的,其數量與胰島素的分泌量有平行關系,因此測定血中C肽含量可反映B細胞的分泌功能。

 

正常人空腹狀態下血清胰島素濃度為35-145pmol/L。

 

胰島素在血中的半衰期只有5min,主要在肝滅活,肌肉與腎等組織也能使胰島素失活。

 

胰島素的發現1922年由英國的班廷(Banting)和貝斯特(Best)所發現,為一種能降低血糖的物質。

 

1926年獲得結晶的胰島素。

 

1954年闡明胰島素的氨基酸組成。

 

到60年代中期,已進行人工合成。

 

1965年,我國生化學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島素,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生命物質(蛋白質)的創舉。

 

隨后,查明了胰島素的三級空間結構。

 

胰島素由51個氨基酸組成A、B兩條肽鏈,A鏈含21個氨基酸,B鏈含30個氨基酸,兩條肽鏈之間借兩個二硫鍵聯結,A鏈的第6與第11位氨基酸之間也有一個二硫鍵。

 

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胰島素是促進合成代謝、調節血糖穩定的主要激素。

 

對糖代謝的調節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為糖原,貯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異生,促進葡萄糖轉變為脂肪酸,貯存于脂肪組織,導致血糖水平下降。

 

胰島素缺乏時,血糖濃度升高,如超過腎糖閾,尿中將出現糖,引起糖尿病。

 

對脂肪代謝的調節胰島素促進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轉運到脂肪細胞貯存。

 

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脂肪細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

 

胰島素還促進葡萄糖進入脂肪細胞,除了用于合成脂肪酸外,還可轉化為α-磷酸甘油,脂肪酸與α-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貯存于脂肪細胞中,同時,胰島素還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減少脂肪的分解。

 

胰島素缺乏時,出現脂肪代謝紊亂,脂肪分解增強,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內氧化,生成大量酮體,由于糖氧化過程發和障礙,不能很好處理酮體,以致引起酮血癥與酸中毒。

 

對蛋白質代謝的調節胰島素促進蛋白質合成過程,其作用可在蛋白質合成的各個環節上:①促進氨基酸通過膜的轉運進入細胞;

 

②可使細胞核的復制和轉錄過程加快,增加DNA和RNA的生成;

 

③作用于核糖體,加速翻譯過程,促進蛋白質合成;

 

另外,胰島素還可抑制蛋白質分解和肝糖異生。

 

由于胰島素能增強蛋白質的合成過程,所以,它對機體的生長也有促進作用,但胰島素單獨作用時,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并不很強,只有與生長素共同作用時,才能發揮明顯的效應。

 

近年的研究表明,幾乎體內所有細胞的膜上都有胰島素受體。

 

胰島素受體已純化成功,并闡明了其化學結構。

 

胰島素受體是由兩個α亞單位和兩個β亞單位構成的四聚體,α亞單位由719個氨基酸組成,完全裸露在細胞膜外,是受體結合胰島素的主要部位。

 

α與α亞單位、α與β亞單位之間靠二硫鍵結合。

 

β亞單位由62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為三個結構域:N端194個氨基酸殘基伸出膜外;

 

中間是含有23個氨基酸殘基的跨膜結構域;

 

C端伸向膜內側為蛋白激酶結構域。

 

胰島素受體本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可激活該酶,使受體內的酪氨酸殘基發生磷酸化,這對跨膜信息傳遞、調節細胞的功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于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啟動的一系列反應,相當復雜,尚不十分清楚。

 

胰島素分泌的調節血糖的作用血糖濃度是調節胰島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分泌明顯增加,從而促進血糖降低。

 

當血糖濃度下降至正常水平時,胰島素分泌也迅速恢復到基礎水平。

 

在持續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島素的分泌可分為三個階段:血糖升高5min內,胰島素的分泌可增加約10倍,主要來源于B細胞貯存的激素釋放,因此持續時間不長,5-10min后胰島素的分泌便下降50%;

 

血糖升高15min后,出現胰島素分泌的第二次增多,在2-3h達高峰,并持續較長的時間,分泌速率也遠大于第一相,這主要是激活了B細胞胰島素合成酶系,促進了合成與釋放;

 

倘若高血糖持續一周左右,胰島素的分泌可進一步增加,這是由于長時間的高血糖刺激B細胞增生布引起的。

 

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作用許多氨基酸都有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其中以精氨酸和賴氨酸的作用最強。

 

在血糖濃度正常時,血中氨基酸含量增加,只能對胰島素的分泌有輕微的刺激作用,但如果在血糖升高的情況下,過量的氨基酸則可使血糖引起的胰島素分泌加倍增多。

 

務右脂肪酸和酮體大量增加時,也可促進胰島素分泌。

 

激素的作用影響胰島素分泌的激素主要有:①胃腸激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膽囊收縮素和抑胃肽都有促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但前三者是在藥理劑量時才有促胰島素分泌作用,不像是一引起生理刺激物,只有抑胃肽(GIP)或稱依賴葡萄糖的促胰島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stimulatingpolypeptide)才可能對胰島素的分泌起調節作用。

 

GIP是由十二指腸和空腸粘膜分泌的,由43個氨基酸組成的直鏈多肽。

 

實驗證明,GIP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具有依賴葡萄糖的特性。

 

口服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和GIP的分泌是平行的,這種平行關系的繪雙導致胰島素的迅速而明顯的分泌,超過了靜脈注射葡萄糖所引起的胰島素分泌反應,。

 

有人給大鼠口吸取葡萄糖并注射GIP抗血清,結果使血中葡萄濃度升高,而胰島素水平卻沒有明顯升高,因此可以認為,在腸內吸收葡萄糖期間,GIP是小腸粘膜分泌的一種主要的腸促胰島素因子。

 

除了葡萄糖外,小腸吸收氨基酸、脂肪酸及鹽酸等也能刺激GIP的釋放。

 

有人將胃腸激素與胰島素分泌之間的關系稱為“腸-胰島軸”,這一調節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使食物尚在腸道中時,胰島素的分泌便已增多,為即將從小腸吸收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利用做好準備;

 

②生長素、皮質醇、甲狀腺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告示可通過升高血糖濃度而間接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長期大劑量應用這些激素,有可能使B細胞衰竭而導致糖尿病;

 

③胰島D細胞分泌的生長抑至少可通過旁分泌作用,抑制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也可直接刺激B細胞分泌胰島素(圖11-22)。

 

圖11-22胰島細胞的分布及其分泌激素之間的相互影響→表示促進----→表示抑制GIH:生長抑素神經調節胰島受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支配。

 

刺激迷起神經,可通過乙酰膽堿作用于M受體,直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迷走神經還可通過刺激胃腸激素的釋放,間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交感神經興奮時,則通過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α2受體,抑制胰島素的分泌。

 

胰島素分類胰臟中胰島B(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

 

胰島是胰臟中的內分泌組織,由大小不等的細胞聚合成群,島狀分布于分泌胰液的腺泡組織之間,因而得名。

 

胰島素是促進合成代謝的激素,在調節機體糖代謝、脂肪代謝和蛋白質代謝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是維持血糖在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

 

胰島素的種類非常繁多,常見的分類方法主要有:1.根據作用時間分類: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2.根據來源分類:牛胰島素、豬胰島素、人胰島素3.根據胰島素濃度分類:u-40:40單位/毫升、u-100:100單位/毫升

 

藥理作用1.糖代謝胰島素可增加葡萄糖的轉運,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促進糖原的合成和貯存,抑制糖原分解和異生而降低血糖。

 

2.脂肪代謝胰島素能增加脂肪酸的轉運,促進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減少游離脂肪酸和酮體的生成。

 

3.蛋白質代謝胰島素可增加氨基酸的轉運和蛋白質的合成(包括mRNA的轉錄及翻譯),同時又抑制蛋白質的分解。

 

作用機制已知胰島素受體為一糖蛋白,是由兩個13kD的α-亞單位及兩個90kD的β-亞單位組成的大分子蛋白復合物。

 

α-亞單位在胞外,含胰島素結合部位,β-亞單位為跨膜蛋白,其胞內部分含酪氨酸蛋白激酶,胰島素需與靶細胞膜受體結合后,才能產生一系列的生物效應,對產生效應的機制有以下假說,一認為胰島素可誘導第二信使的形成,它們模擬或具有胰島素樣的活性。

 

二認為胰島素與α-亞單位結合,移入胞內后可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繼而催化受體蛋白自身及胞內其他蛋白的酪氨酸殘基磷酸化,因而啟動了磷酸化的連鎖反應(phosphorylationcascade)。

 

三認為胰島素可使葡萄糖載體蛋白(glucosetransporter)和其他蛋白質從胞內重新分布到胞膜,從而加速葡萄糖的轉運。

 

臨床應用胰島素仍是治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ismellitus,IDDM)的唯一藥物,對胰島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主要用于下列情況:①重癥糖尿病(IDDM,I型);

 

②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ismellitus,NIDDM)經飲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藥未能控制者;

 

③糖尿病發生各種急性或嚴重并發癥者,如酮癥酸中毒及非酮癥高血糖高滲性昏迷(要建立和維持電解質的平衡)。

 

④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熱、妊娠、創傷以及手術的各型糖尿病。

 

不良反應1.過敏反應多數為使用牛胰島素所致,它作為異體蛋白進入人體后可產生相應抗體如IgE并引起過敏反應。

 

一般反應輕微而短暫,偶可引起過敏休克。

 

可用豬胰島素代替,因其與人胰島素較為接近。

 

2.低血糖癥為胰島素過量所致,正規胰島素能迅速降低血糖,出現饑餓感、出汗、心跳加快、焦慮、震顫等癥狀,嚴重者引起昏迷、驚厥及休克,甚至腦損傷及死亡。

 

長效胰島素降血糖作用較慢,不出現上述癥狀,而以頭痛和精神情緒、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

 

為防止低血糖癥的嚴重后果,應教會病人熟知反應,以便及早發現和攝食,或飲用糖水等。

 

嚴重者應立即靜脈注射50%葡萄糖。

 

必須在糖尿病中鑒別低血糖昏迷和酮癥酸中毒性昏迷及非酮癥性糖尿病昏迷。

 

3.胰島素耐受性產生急性耐受常由于并發感染、創傷、手術、情緒激動等應激狀態所致。

 

此時血中抗胰島素物質增多,或因酮癥酸中毒時,血中大量游離脂肪酸和酮體的存在妨礙了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出現急性耐受時,需短時間內增加胰島素劑量達數千單位。

 

產生慢性耐受的原因較為復雜(系指每日需用200U以上的胰島素并且無并發癥者)。

 

可能是體內產生了抗胰島素受體抗體(AIRA),對此可用免疫抑制劑控制癥狀,能使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恢復正常;

 

也可能是胰島素受體數量的變化,如高胰島素血癥時,靶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

 

還可能是靶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系統失常。

 

此時換用其他動物胰島素或改用高純度胰島素,并適當調整劑量常可有效。

 

藥物相互作用1.增強其作用的藥物:口服抗凝血藥、水楊酸鹽、磺胺類藥物、甲氨蝶呤等可與胰島素竟爭血漿蛋白,使血中游離胰島素升高;

 

口服降血糖藥與胰島素有協同作用;

 

同用蛋白同化激素能減低葡萄糖甜量,增強胰島素的作用;

 

乙醇、氯霉素等據稱可加強胰島素的作用。

 

2.拮抗其作用的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生長激素等均能升高血糖,合用時能對抗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噻嗪類利尿藥、口服避孕藥及煙酸衍生物,據稱亦可減低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β受體阻滯劑,可阻斷腎上腺素的升高血糖反應,干擾機體調節血糖功能,與胰島素合用時,要注意調整劑量,否則易引起低血糖。

 

合理使用1.正確選擇注射部位和工具(1)每次注射部位都應輪換,可按照以下原則:選左右對稱的部位輪流注射,如先選左右上臂,并左右對稱輪換注射。

 

待輪完后,換左右腹部。

 

這樣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島素吸收不同而造成血糖波動。

 

(2)注射工具應選用胰島素專用注射器或胰島素筆。

 

在這里,特別要提醒正在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朋友,無論是專用注射器還是筆用針頭,均應為一次性使用,重復使用會使針頭變鈍,產生肉眼不易察覺的缺口和倒鉤,增加了疼痛感,甚至有斷針和皮膚感染的危險。

 

2.胰島素的購買與儲存(1)用完胰島素需要再到醫院購買時,一定要攜帶病歷及用完的胰島素瓶子,以便醫生準確地開處方。

 

若到藥店購買,要注意檢查有效期以及是否與醫生要求使用的胰島素相符合。

 

(2)未開封的胰島素應放在冰箱冷藏室內(溫度在2-8℃)儲存,不能放入冷凍室,否則會破壞胰島素的蛋白質成分。

 

如果沒有冰箱,應放在陰涼處,且不宜長時間儲存。

 

使用中的胰島素可放在室溫下,避免陽光直射,使用時間不超過30天。

 

注意事項1.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來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覺,應給每一病人隨身記有病情及用胰島素情況的卡片,以便不失時機及時搶救處理。

 

2.注射部位可有皮膚發紅、皮下結節和皮下脂肪萎縮等局部反應。

 

故須經常更換注射部位。

 

3.少數發生蕁麻疹等;

 

偶見過敏性休克(可用腎上腺素搶救)。

 

4.極少數患者可產生胰島素耐受性:即在沒有酮癥酸中毒的情況下,每日胰島素需用量高于200單位。

 

其主要原因可能為感染、使用皮質激素或體內存在有胰島素抗體,能和胰島素結合。

 

此時可更換用不同動物種屬的制劑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藥。

 

5.注射液中多含有防腐劑,一般不宜用于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宜用注射用胰島素制劑。

 

6.胰島素可少量被注射器吸附,含量愈低吸附愈高,使用劑量應考慮此因素。

 

7.注射胰島素后,一定要按時進餐,否則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現象。

 

毒副作用以往豬或牛的胰島素含雜質多,長期注射易於注射部位發生紅腫,搔癢,凹陷或凸起以及胰島素的抗拒性,但目前多改用很精純的人型胰島素,這些情形已幾乎不會發生。

 

相關藥品常規重組人胰島素、低精蛋白鋅胰島素、低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預混30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預混50R)、精蛋白鋅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鹽酸高血糖素、胰島素、中性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

 

胰島素藥品說明書別名普通胰島素;胰激素;因蘇林;正規胰島素,短效胰島素,胰島素外文名Insulin,RI,Insulyl,Insulin,CrystallineInsulin,RegularInsulin藥理作用促進血循環中葡萄糖進入肝細胞、肌細胞、脂肪細胞及其他組織細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進脂肪及蛋白質的合成。

 

適應癥主要用于糖尿病,特別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重型、消瘦、營養不良者;

 

2.輕、中型經飲食和口服降血糖藥治療無效者;

 

3.合并嚴重代謝紊亂(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結核、肝硬變)和進行性視網膜、腎、神經等病變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者;

 

4.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術者。

 

也可用于糾正細胞內缺鉀。

 

用量用法一般為皮下注射,1日3~4次。

 

早餐前的1次用量最多。

 

午餐前次之,晚餐前又次之,夜宵前用量最少。

 

有時肌注。

 

靜注只有在急癥時(如糖尿病性昏迷)才用。

 

因病人的胰島素需要量受飲食熱量和成分、病情輕重和穩定性、體型胖瘦、體力活動強度、胰島素抗體和受體的數目和親和力等因素影響,使用劑量應個體化。

 

可按病人尿糖多少確定劑量,一般24小時尿中每2~4g糖需注射1個單位。

 

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約為5~40單位,于每次餐前30分鐘注射(以免給藥后發生血糖過低癥)。

 

較重病人用量在40單位以上。

 

對糖尿病性昏迷,用量在100單位左右,與葡萄糖(50~100g)一同靜脈注射。

 

此外,小量(5~10單位)尚可用于營養不良、消瘦、頑固性妊娠嘔吐、肝硬變初期(同時注射葡萄糖)。

 

注意事項1.胰島素過量可使血糖過低。

 

其癥狀視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可出現饑餓感、精神不安、脈搏加快、瞳孔散大、焦慮、頭暈、共濟失調、震顫、昏迷,甚至驚厥。

 

必須及時給予食用糖類。

 

出現低血糖休克時,靜注50%葡萄糖溶液50ml。

 

必要時,再靜滴5%葡萄糖液。

 

注意必須將低血糖性昏迷與嚴重酮體血癥相鑒別。

 

有時在低血糖后可出現反跳性高血糖,即Somogyi反應。

 

若睡前尿糖陰性,而次晨尿糖強陽性,參考使用胰島素劑量,應想到夜間可能有低血糖癥,此時應試行減少胰島素劑量,切勿再加大胰島素劑量。

 

2.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來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覺,應給每一病人隨身記有病情及用胰島素情況的卡片,以便不失時機及時搶救處理。

 

3.注射部位可有皮膚發紅、皮下結節和皮下脂肪萎縮等局部反應。

 

故需經常更換注射部位。

 

4.少數可發生蕁麻疹等,偶有過敏性休克(可用腎上腺素搶救)。

 

5.極少數病人可產生胰島素耐受性:即在沒有酮癥酸中毒的情況下,每日胰島素需用量高于200單位。

 

其主要原因可能為感染、使用皮質激素或體內存在有胰島素抗體,能和胰島素結合。

 

此時可更換用不同動物種屬的制劑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藥。

 

6.低血糖、肝硬變、溶血性黃疸、胰腺炎、腎炎等病人忌用。

 

7.注射液中多含有防腐劑,一般不宜用于靜注。

 

靜注宜用針劑安瓿胰島素制劑。

 

規格針劑:每瓶400單位(10ml)、800單位(10ml)。

 

針(粉):50u,100u,400u.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daosu_3006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02:35 , Processed in 0.08203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