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六君子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10:5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六君子湯

 

拼音

 

liùjun1zǐtāng

 

《世醫得效方》卷五:六君子湯處方人參(去蘆)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術(去蘆)陳皮半夏各等分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健脾補氣,和中化痰。

 

治脾胃虛弱,面黃體瘦,或久患瘧痢,不思乳食,或嘔吐泄瀉,飲食不化,或時患飲食停滯,或母有前癥,致兒為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不拘時服。

 

摘錄《世醫得效方》卷五

 

《嵩崖尊生》卷十五:六君子湯處方人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炙草、柴胡、黃芩。

 

功能主治脾虛唇動。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五

 

《回春》卷三:六君子湯處方人參(去蘆)1錢,白術(去蘆)1錢,茯苓(去皮)1錢,白芍(炒)1錢,山藥(炒)1錢,當歸1錢,藿香5分,砂仁5分,蓮肉10粒,烏梅1個,半夏(姜汁炒)8分,陳皮8分,甘草3分,炒米100粒。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久病胃虛嘔吐。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徐徐溫服。

 

摘錄《回春》卷三

 

《片玉痘疹》卷八:六君子湯處方人參、白術(炒)、白茯苓、甘草(炙)、黃耆(炙)、陳皮、半夏、神曲(炒)、木香、砂仁、升麻(酒炒)。

 

功能主治痘瘡起發之后,能食而泄瀉者。

 

用法用量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片玉痘疹》卷八

 

《普濟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六君子湯處方人參、白術、黃耆、白茯苓、甘草、山藥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進食,辟邪氣。

 

主傷寒汗、下之后,將見平復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1個,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如渴,加干葛、烏梅;

 

大便自利,加陳皮、厚樸、砂仁、肉豆蔻;

 

余熱,加銀柴胡。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

 

《得效》卷五:六君子湯處方人參、甘草、白茯苓、白術、肉豆蔻(濕紙裹,煨熟,銼碎,以厚紙盛,壓去油)、訶子(煨,去核)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臟腑虛怯,心腹脹滿,嘔噦不食,腸鳴泄瀉。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3片,紅棗2個,水煎服;

 

或為末,熱鹽湯調服亦可。

 

摘錄《得效》卷五

 

《楊氏家藏方》卷六:六君子湯別名六物湯處方枳殼(去瓤,麩炒)、陳橘皮(去白)、人參(去蘆頭)、白術、白茯苓(去皮)、半夏(湯洗7遍,切作片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胸膈痞塞,脾寒不嗜食,服燥藥不得者;

 

痰氣上攻,頭眩日暈,嘔吐,胸膈不快;

 

及痰瘧潮作,寒熱往來,頭痛不止。

 

用法用量六物湯(《普濟方》卷一六四)。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六君子湯處方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砂仁、陳皮(一方加半夏)。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嵩崖尊生》卷八組成人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炙草、神曲、山楂、麥芽。

 

主治脾弱。

 

方食已即困欲臥。

 

《醫門八法》卷二組成黨參5錢,白術3錢,茯苓2錢,炙草1錢,陳皮1錢,法夏1錢,烏梅5個。

 

功效健脾,暖腎,斂肝。

 

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棗2個為引,送服四神丸1錢5分。

 

各家論述治痰飲者,健脾、暖腎、斂肝,蓋缺一不可矣。

 

宜六君子湯重加烏梅,送四神丸。

 

六君子湯健脾者也,四神丸暖腎者也,烏梅斂肝者也。

 

此籌思再四,曾施而已效者也。

 

《回春》卷二組成人參7分,白術(去蘆)1錢,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1錢,半夏(姜汁制)1錢,香附1錢2分,木香5分,砂仁5分,甘草3分。

 

主治食厥。

 

因過于飲食,胃氣自傷,不能運化,致昏冒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個,水煎,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散。

 

附注先用姜、鹽湯多灌,探吐之后,服六君子場。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曲、沒石子各等分。

 

主治脾虛胃弱,生風多困。

 

用法用量水7分盞,加冬瓜子少許,同煎服。

 

制備方法上為末。

 

《濟生》卷七組成人參1兩,白術1兩,橘紅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脾臟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7片,棗子1個,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醫學正傳》卷三引《局方》組成陳皮1錢,半夏1錢5分,茯苓1錢,甘草1錢,人參1錢,白術1錢5分。

 

功效益氣補中,健脾養胃,行氣化滯,燥濕除痰,理氣降逆。

 

主治脾胃虛弱,氣逆痰滯。

 

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氣痞滿,嘔惡呃逆,吞酸,面色萎黃,四肢倦怠;

 

以及脾虛膨脹,外瘍久潰,食少胃弱者;

 

痔漏日久,脈數而澀,飲食日減,肢體愈倦,一切不足之證;

 

胃氣虛熱,口舌生瘡;

 

中氣不和,時時帶下。

 

用法用量上切細,作1服。

 

加大棗2個,生姜3片,新汲水煎服。

 

用藥禁忌真陰虧損者忌用。

 

臨床應用1.瀉痢《壽世保元》:一人患痢,后重,自知醫,用芍藥湯,后重益急,飲食少思,腹寒肢冷。

 

予以為脾胃虧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炮姜,三劑而愈。

 

2.吞酸《壽世保元》:一婦人吞酸噯腐,嘔吐痰涎,面色純白。

 

用二陳、黃連、枳實之類,加發熱作渴,肚腹脹滿。

 

予曰:此脾胃虧損,末傳寒中。

 

不信,仍作火治,肢體腫脹如蠱。

 

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氣漸醒,飲食漸進,虛火歸原,又以補中益氣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

 

3.眩暈痞悶《張氏醫通》:繆某,偶因小憤,遂致眩暈痞悶,三月來服豁痰利氣藥不應,反覺疲倦,飲食日減,下元乏力。

 

至七月下浣,邀石頑診之,六脈似覺有余,指下略無沖和之氣,氣口獨滯不調,時大時小,兩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濕,漸漬于水土二經,復加剝削之劑屢犯中氣,疲倦少食,迨所必致。

 

法當先調中氣,輸運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圖溫補下元。

 

為疏六君子湯加當歸兼調營血,庶無陽無以化之虞。

 

各家論述《醫方考》: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成病。

 

東南之土卑濕,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氣壯足以行其痰也。

 

若中氣一虛,則不足以運痰而痰證見矣。

 

是方也,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補氣;

 

乃半夏則燥濕以制痰,陳皮則利氣以行痰耳。

 

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無毒,陳皮之弗悍,可以與參、苓、術、草比德云爾!

 

附注方中人參改為黨參,制成丸劑,名六君子丸(見《中藥成方配本》)。

 

《普濟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組成人參1兩半,白術1兩半,白茯苓1兩半,當歸1兩半,黃耆1兩半,白扁豆1兩半,甘草1兩半。

 

主治便血不止,脾胃虛寒,飲食不進,身體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3錢,米飲調下,1日3次。

 

制備方法上為末。

 

引用:http://big5.wiki8.com/liujunzitang_6609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5 16:54 , Processed in 0.2031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