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四妙勇安湯】
拼音
sìmiàoyǒngāntāng
處方
元參金銀花各90克當歸60克甘草30克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治脫骨疽。
癥生手足各指,或生指頭,或生指節指縫,初生或白色痛極,或如粟米起一黃皰,其皮或如煮熟紅棗,黑色不退,久則潰爛,節節脫落,延至手足背腐爛黑陷,痛不可忍。
現用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栓塞性壞疽癥、栓塞性大靜脈炎屬于熱毒型或濕熱型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連服十劑。
藥味不可減少,減則不效。
備注
本方所治之脫疽,為熱毒內蘊,血行不暢所致。
方中重用金銀花清熱解毒為君;
元參滋陰清熱,瀉火解毒為臣;
當歸活血和營為佐;
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藥為使。
四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效。
摘錄
《驗方新編》卷二
方出《驗方新編》卷二,名見《中醫雜志》(1956;
8:409)組成金銀花3兩,元參3兩,當歸2兩,甘草1兩。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脫骨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一連10劑,永無后患。
藥味不可減少,減則不效。
藥理作用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液流變學特性的觀察《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79;
4:38):用本方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濕熱型和血瘀型病人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特性進行觀察,認為本病患者血漿粘度比正常人高,紅細胞電泳時間延長,血沉快,血液處于粘度高、易聚的狀態。
用本法治療后,濕熱型病人血漿粘度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變快;
血瘀型病人治療前血粘度比正常人高,治療后則下降,紅細胞和血小板電泳變快。
此結果與本病患者不正常之血液流變學特征相對應,提示了活血化瘀治療可使血液粘聚狀態好轉或消除,臨床癥狀得以改善。
臨床應用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滄縣專區第一人民醫院老中醫釋寶山,自1955年7月至10月,用本方治療動脈栓塞性壞疽癥34例,一般服藥5-20劑即大體痊愈。
如:患者楊瑞芬,1954年3月患病,曾經20多位醫師治療,未見好轉。
1955年10月來診治時,左腳已成青紫色,腳趾開始潰爛,瘙癢鉆心,疼痛,已決定截肢。
服本方4劑后,疼痛即止;
服10劑后,腳趾開始脫落,不久傷口長出新肉而愈。
《天津醫藥雜志》(1960;
1:1):用四妙勇安湯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30例。
其中部分有明顯皮冷、蒼白的患者,加用附子二錢、赤芍5錢、桂枝錢半、牛膝3錢。
結果除2例在服藥半月及1個月仍未收效又行腎上腺切除及交感神經切除術外,其余均收到近期滿意療效,治療后患肢疼痛及涼麻感覺均減輕或消失。
短者服藥5劑,長者服藥30劑。
2.靜脈炎:支某,女,31歲,因宮外孕大出血休克,行下肢靜脈剖開自體輸血及輸液,7日后腹部切口愈合拆線,左下肢靜脈剖開及大隱靜脈所經處紅腫硬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行局部濕敷,理療,肌注青,鏈霉素,口服消炎藥治療2周無效,體溫39℃,白細胞15000/mm3,精神不振,食欲減退,下肢活動受限。
擬清熱通經,活血散瘀,方用四妙勇安湯:金銀花100g,玄參100g、當歸60g,甘草30g,水煎服。
3劑后,熱退,局部疼痛及浮腫明顯減輕,食納倍增。
原方藥量各減半,繼服3劑,諸癥俱除。
1周后痊愈出院。
3.下肢潰瘍:本方加減治療2例下肢慢性潰瘍,獲得良好效果。
舉例:男性,56歲。
小腿慢性潰瘍已30年,經各種抗菌素及換藥等治療均無效。
右小腿外下方及左小腿中前方各有一雞蛋大小的慢性潰瘍,周圍皮膚伴有色素沉著及輕度浮腫。
入院后潰瘍面用霉夫奴爾溶液清潔換藥,內服本方,經治月余而愈。
4.坐骨神經痛:用四妙勇安湯加味治療坐骨神經痛30例。
基本方:玄參、當歸、銀花各30g,甘草15g,靈仙,年健各10g,五加皮、川牛膝各12g。
每日1劑。
濕熱偏重者,加黃柏、地龍;
寒濕偏重者,加附子、細辛;
氣虛者,加黨參、黃耆;
兼血瘀者,加桃仁、紅花、土鱉;
腰痛者加杜仲、寄生;
筋脈拘攣者及肌肉萎縮者,加白芍、玉竹、伸筋草;
劇痛者倍用玄參、當歸、銀花。
結果治愈21人,顯效8人,無效1人。
有4例復發后再經治療,同樣收到顯效。
治療后疼痛消失,最短1天,最長45天。
5.紅斑性肢痛癥:本方加紫花地丁、連翹治療紅斑性肢痛癥4例,均獲痊愈。
典型病例:證見兩足自踝關節以下均呈彌漫性腫脹,劇痛,痛時兩足焮紅而熱,遇熱則甚,得涼則安,苔黃舌紅,口干渴。
用上方并配合乳香、沒藥、紅花、當歸泡洗患肢,共治兩月余,病情穩定,痊愈出院。
作者認為,紅斑性肢痛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蘊熱期同屬“熱痛”范疇,本方加緊衣地丁、連翹兩味則效果更好。
增加中藥泡洗患足,活血通絡,通則不痛,能提高療效。
各家論述1.《方劑學》:銀花甘寒入心,善于清熱解毒,故重用為主藥,當歸活血散瘀,玄參瀉火解毒,甘草清解百毒,配銀花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用量亦不輕,共為輔佐。
四藥合用,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散瘀,是治療脫疽的良方。
2.《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本方重用銀花清熱解毒為主藥;
玄參滋陰清熱為輔藥;
當歸和血和營為佐藥;
甘草和中解毒為使藥。
本方特點,藥味少,效用專。
治療脫疽潰爛,熱毒正盛,而陰血耗傷者,甚為合適。
引用:http://big5.wiki8.com/simiaoyongantang_69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