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耳蝸電圖】
拼音
ěrwōdiàntú
英文參考
electrocochleogram
操作名稱
耳蝸電圖(electrocochleo-gram,ECochG)
適應癥
耳蝸電圖適用于涉及內耳和聽神經的病變,以及各種原因的聽力下降、眩暈等,還可配合腦干聽覺誘發電位進行蝸后病變的診斷。
方法及內容
1.受檢者平臥,肌肉放松。
檢查須在隔音屏蔽室內進行。
成人可用外耳道局麻(1%丁卡因),兒童需用全麻。
2.外耳道記錄電極為細銀絲,末端燒成1-2mm直徑銀球,利用導電膏的粘性貼附在鼓膜下方與外耳道壁經過脫脂處理的皮膚上。
鼓岬記錄用除末端裸露外的細絕緣針電極。
參考電極置于同側耳垂,前額電極接地。
電極連接使作用電極記錄到的負波向下。
3.刺激采用0.1ms的方波產生的短聲或不同頻率(512Hz-8kHz)的濾波短聲,刺激重復率用10-20/s,強度由0至90dBHL任選。
記錄微音器電位(CM)時用極性不變的刺激;
要消除CM單純記錄總和電位(SP)和聽神經動作電位(AP)時用極性交替的刺激。
4.放大器靈敏度:鼓岬記錄用2-5μV/ms,外耳道記錄用1μV/ms。
濾波帶寬50-2000Hz,記錄時程10ms。
疊加次數:外耳道記錄用1024次,鼓岬記錄在高聲強時可用128次。
注意事項
外耳道記錄時局部脫脂須徹底,使電極間電阻小于10kΩ。
不同揚聲器或耳機對測試結果有影響,各實驗室應測出本室的參考值(見下表)。
短聲刺激時ECochG的正常值項目鼓岬電極記錄外耳道電極記錄N1出現閾值(dBSPL)27.18±7.2812.46±5.65閾值時N1潛伏期(ms)4.24±0.644.16±0.52100dBSPL時N1潛伏期(ms)1.62±0.11.39±0.12-SP閾值(dBSPL)50.62±11.3450.84±10.84-SP/AP(90dBSPL)比值0.24±0.0780.31±0.077
報告內容
一般須報告CM振幅,SP大小和閾值,AP-SP構形,—SP/AP比值,N1、N2振幅和潛伏期,AP反應閾及其振幅、潛伏期與聲強的關系。
引用:http://big5.wiki8.com/erwodiantu_102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