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鼻飼術】
拼音
bísìshù
英文參考
nasalfeeding;nasogastricfeeding
操作名稱
鼻飼術
適應證
鼻飼術適用于通過胃管供給不能經口進食病人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保證病人能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與熱量、水份和藥物。
常見于昏迷,口腔及喉部手術后等病人。
禁忌證
既往有過敏史禁用。
用品及準備
鼻飼包(治療碗、壓舌板、鑷子、胃管、30-50ml注射器、紗布、治療巾),治療盤(液狀石蠟、松節油、棉簽、膠布、夾子、別針、聽診器),適量溫開水(38-40℃),鼻飼飲料200ml(38-40℃)。
方法及內容
1、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解釋,取得合作。
2、視病情協助患者取坐位,斜坡臥位或仰臥位,將治療巾鋪于患者頜下,清潔鼻腔。
3、用液狀石蠟紗布潤滑胃管前段,左手持紗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鑷子夾住胃管前段沿1側鼻孔緩慢插入,到咽喉部時(14-16cm),清醒患者囑作吞咽動作,昏迷患者,將頭略向前傾,同時將胃管送下,插入長度為45-55cm(相當于患者由鼻尖到耳垂到劍突的長度)。
4、用注射器抽吸胃內容物,如有胃液抽出,即證明管已至胃中。
如未抽出胃液可用以下方法檢查:①將聽診器放劍突下,用注射器向胃管內注入10-30ml空氣,如能聽到氣過水聲,表示管在胃中;
②將胃管外端浸入1碗水中,若有持續多量氣泡溢出,則表示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
5、若插管過程中患者出現惡心,應暫停片刻,囑患者作深呼吸或作吞咽動作,隨后迅速將管插入,以減輕不適。
插入不暢時應檢查胃管是否盤在口中。
插管過程中如發現嗆咳、呼吸困難、發紺等情況,表示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6、用膠布將胃管固定于鼻梁部,胃管外端接注射器,先回抽,見有胃液抽出,即注入少量溫開水,再慢慢注入溫度適宜的流質飲食或藥液。
7、飼畢,用溫開水少許沖洗胃管。
然后將胃管開口端反折,用紗布包裹,夾子夾緊,用別針固定于患者枕旁或衣服上。
需要時記錄飲食量。
8、將注射器用溫開水洗凈,放入治療碗內,用紗布蓋好備用。
注射器每晨更換1次,所用物品應每日消毒1次。
其他用物整理后歸還原處。
9、拔胃管法:①置彎盤于患者頜下,胃管開口端用夾子夾緊放入彎盤內,輕輕揭去固定的膠布;
②用紗布包裹近鼻孔端的胃管,快速拔出胃管。
將胃管盤起放在彎盤中;
③清潔患者口、鼻、面部,必要時,用松節油擦拭膠布痕跡,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
注意事項
1、插胃管前應先檢查鼻、口腔、食管有無阻塞,有假牙者應先取出,有食管靜脈曲張或食管阻塞者,不宜插管。
2、插管動作應輕緩,特別是在通過食管3個狹窄處時(環狀軟骨水平處、平氣管分叉處、食管通過膈肌處),以免損傷食管粘膜。
3、每次鼻飼前應判定胃管確在胃內及無胃液貯留時,方可注食。
如患者同時吸氧,慎勿將氧氣管與胃管混淆。
4、鼻飼者須用藥時,應將藥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注入飲食時應注意速度,溫度、容量(每次不超過200ml)和間隔時間(不少于2h)。
5、注食后盡量不搬動患者,以免引起嘔吐,觀察患者有無嘔吐、窒息發生。
6、每當放入、取出胃管,或每當取下注射器抽吸流食或藥物時,均須夾閉管外口,以免胃內容物或空氣進入胃內。
7、長期鼻飼者應每周更換胃管1次(晚間拔出,次晨換另一鼻孔插入),每日進行口腔護理并給予蒸氣吸入或霧化吸入。
引用:http://big5.wiki8.com/bisishu_102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