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中國圖書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09:3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中國圖書史

 

中國上古圖書之形制如何,今已無可考。

 

現可確知者,則斷始於商王盤庚遷殷。

 

自殷商以後,圖書之歷史,可以區分為四個時期。

 

一曰簡冊時代:此期始盤庚遷殷,迄於東漢和帝元興元年蔡倫發明紙止(西元前一三八四~西元一○五年)。

 

此一時期之圖書以竹木簡冊為主,而輔以甲骨、縑帛。

 

簡是以竹木製作之狹長形條片,單指一根謂「簡」,將若干簡編連之則稱曰「冊」。

 

「冊」之古文係象形字,象許多簡編連之狀。

 

竹簡之製作,須經過「汗簡」、「殺青」二修治過程。

 

「汗簡」者,於火上炙去新竹之水分,以防蛀蠢。

 

水經炙烤而出,凝於竹面,有如汗珠,故名。

 

「殺青」者,刮去竹面青皮,蓋青皮不能吸墨,文字易於磨滅。

 

「汗簡」、「殺青」而後始可以用來寫書。

 

古人著作,先以槧鉛撰稿,定稿後,始製簡謄繕,故後代以「殺青」一辭喻著作完成。

 

木簡之製作,則但將木材解析成條片,乾燥後即可繕寫。

 

古代製竹簡大抵用肉竹,製木簡多用松、杉、柳等木。

 

簡之長度,通常為漢尺二尺四寸、一尺二寸、八寸三種(一漢尺約二十三公分),但亦偶有別形異制者。

 

其寬約在一公分上下,甚狹,僅容寫一行。

 

每簡之字數視其長短,自八至六十字不等,亦有多至百餘字者。

 

長簡稱作大冊,古人尊之曰「典」,抄寫重要經籍用之。

 

古人寫書,每一簡畢,以左手推置案頭,以後依次向左排列,故形成文字由上而下,由右而左之順序,其習慣影響迄今。

 

一篇書全寫畢後,以絲、繩或韋皮將諸簡編連之,稱曰一冊或一篇。

 

編連之法,係如編竹簾之式,通常上下各一道繩,遇大冊,亦有多至四、五道者,為防簡編上下移動或脫落,在編繩處刻削小三角形契口,以固定之。

 

然後以末簡為軸,捲而藏之,在首二簡之背面書寫篇題及篇次,如同封面書籤,以便查檢。

 

簡冊時代,除用竹木寫書外,殷代還通行以龜甲獸骨刻寫文字,唯多為史官占卜紀錄之用,亦偶有以獸骨記事者,謂之骨簡,但不普遍耳。

 

此外自春秋末年以後,復知用縑帛寫書。

 

帛係絲綢,本供縫製衣裳,古人用以寫書,依文字之長短,而裁截一幅以繕抄之。

 

寫畢,末端附軸捲而藏之,稱曰一卷。

 

漢志著錄,篇多卷少,蓋帛貴,不如竹木之通行也。

 

古書篇卷可以單行,故篇題書於首行上方,大題(即書名)在下方。

 

又往往有尾題以計全篇字數,或經傳各若干字,其形式在後代宋元版書中尚可窺見。

 

古人寫書之工具,除甲骨文字須用銅刀及塗飾,或圖繪時需用丹砂等顏料外,常用者為毛筆、墨丸,及書刀。

 

自來相傳蒙恬造筆,故或以先秦以刀代筆在簡牘上刻字,實則非是。

 

蓋自殷商,即有毛筆,蒙恬不過改進製筆技術而已,非其所發明。

 

書刀一名削,乃用於簡續刮削誤字。

 

故孔子著春秋,云:「筆則筆,削則削」,筆削乃二物也。

 

二曰紙書卷軸時代:始蔡倫造紙,迄印刷術之發明(一○五~七○○)。

 

古紙每幅寬約一呎,長約半呎。

 

寫書之先,往往以鉛塊上下畫分界欄,即唐人所謂邊準,後代所謂絲欄者。

 

一篇寫畢後,將諸紙粘成長幅,末端附軸捲之,如帛書然。

 

展開卷軸,一行行文字,中有間欄,恰似簡冊編連之狀。

 

故紙書卷軸係承襲簡冊及帛書兩種形制而成。

 

軸以竹木漆或琉璃製,甚或鑲以象牙及玉。

 

為便查檢,在卷軸上懸掛籤牌,寫書名卷數及篇名,以資識別。

 

為保護卷軸,則在卷外包裹以布或綢之「帙」,「帙」節書衣。

 

古人大抵以十卷裝置一帙。

 

印刷術發明後,卷軸變為書冊,書帙及籤牌廢而不用,唯書畫尚保存其形制。

 

古代造紙,為防蛀蠹,多以黃蘗汁浸染,謂之裝潢。

 

故古紙呈黃色,抄校書之時,遇有誤字,即用雌黃塗抹,而後改正其上。

 

因雌黃與紙色相類,故可掩蓋。

 

後世論人胡言亂語謂之信口雌黃,即源於此。

 

紙卷之長動輒逾丈,舒捲維艱,故圖書之形制隨而改進之。

 

其途有二:一種將卷子解散復成單紙,即繕抄後不粘成長幅,此即宋人所謂之「葉子」,係仿佛教貝葉經式。

 

中國書之一張稱為一葉,導源於此。

 

另一改進方法雖仍粘成長幅,但不用軸捲,而每隔若干行予以摺疊,即宋人所謂之旋風葉。

 

此兩種圖書形制皆肇始於唐,印刷術推廣後漸成定式。

 

三曰印刷書冊:此期始七、八世紀之交,迄清同治間西洋印刷術輸入中國止。

 

至遲在盛唐時期,中國人由傳統之鈐蓋印章及墨拓碑文兩種方法中領悟而發明雕版印刷術,以取代手抄圖書。

 

雕版印刷術自發明後,亦不斷改進。

 

元代後至元未有硃墨兩色套印術之出現,明萬歷末年吳興閔氏,凌氏更增至四色、五色套印。

 

天啟崇禎間金陵胡正言又發明「餖版」,用多種彩色來套印繪畫,使雕版印刷成為一種藝術,益增圖書之美觀。

 

除雕印術外,北宋慶曆年間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書,元元貞元年王楨首創用木製活字排版,明弘治間無錫華氏又發明銅活字版。

 

膠泥、木、銅各種活字印書,至清代益形推廣。

 

印刷術發明後,促使圖書形制亦不斷改進。

 

卷軸不便查檢,葉子易於錯脫,唐末乃由葉子發展成胡蝶裝,將每葉之文字向內對摺,積若干葉,在摺疊之邊沿塗以漿糊,用封皮包連背脊而至封底。

 

展開圖書,版心在中央,有如胡蝶展翅之狀。

 

亦因此,宋元時代圖書,在版匡之左上方,多刻書耳,以記篇名,蓋便於查檢。

 

圖書之放置,皆作側立插架,與櫥架接觸處,乃空白邊沿,不致因常時磨擦損及文字。

 

唐代發展之摺疊本,後代僅佛教經典襲用之。

 

明永樂初年又改胡蝶裝為包背裝,即將書葉正摺,文字在外,於書腦部位,用紙捻釘牢,外面以封皮糊粘包裹書背,與胡蝶裝同。

 

此種裝訂,記載書名卷葉之版心在書口,益便查檢,故廢書耳,置架改為平放。

 

明代中葉,線裝興起,封面封底分開,書腦部位以線訂,更為牢固,此裝訂迄今末已。

 

四曰西洋印刷影響時代:西洋印刷術之發明,原係受中國之影響,然因科學之進步,印刷方法日新月異,印製裝訂快捷,轉而影響中國。

 

中國最早使用西法鉛鑄活字印書始於清同治年間,光緒初年又傳來石印法。

 

入民國後,西洋各種新式印刷術如珂?

 

版、影寫版、照相銅鋅版及各種平凹版相繼傳入,逐漸取代中國舊有之雕版及活版,而圖書之裝訂亦改為現代通行之平裝與精裝。

 

(昌彼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3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0: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