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法文●魯利】 魯利(Jean-BaptisteLully,西元一六三二年一六八七年),生於義大利之佛羅倫斯,後卒於巴黎;
原名GiovanniBattistaLulli。
十三歲時,被引進法京,入公爵小姐deMontpedsier官邸為家懂¸蓋小姐欲習義大利語。
其時魯利已善奏吉他琴;
年二十,奏小提琴精妙空前,兼能奏撥絃鍵琴、管風琴,並曉舞蹈。
路易十四比魯利小六歲,為太子時,常與魯利共舞,及登王座,以朝廷音樂及國家歌劇全權畀魯利。
其作品包括宮廷舞劇(BalletsdeCours)、喜舞劇(Comédies-Ballets)、悲歌劇(TragédiesLyriques)及宗教經文歌(Motets)。
魯利與名劇作家莫里哀(Moliére)、高乃依(T.Corneille)合編歌劇勉強的婚姻(LeMariageForcé)、布爾喬亞紳士(LeBourgeoisGentilhomme)、Psyché等,又與歌劇撰詞家嵇諾(Ph.Quinault)合編悲歌劇如羅朗(Roland)、阿爾色斯特(Alceste)等。
如圖1魯利以義人歸化法籍,將姓名改拼法文(依法語應讀呂利),盡心吸收法國民歌民舞節奏風韻,乃成為法國近世音樂之開山祖師,且於舞臺音樂多所興革:將小步舞(Menuette)及Bourrée、Gavotte、Gigue等輕快民間舞編入舞劇;
創用女舞者登臺參舞;
於歌劇則廢除舊式乾燥宣調,而代以有伴奏而較為優美的宣調,使與詠歎調能相融接。
魯利所創建的法國式歌劇、舞劇、合唱,與前奏曲的章法,不但為拉摩(Rameau)與葛魯克(Gluck)所追隨,影響英國的Purcell與義大利的Corelli乃至全歐十七、十八世紀音樂。
(張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