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煦納】 古蘭經雖具有各種淵博之宗教教義與若干教規,例如:結婚、離婚、繼承、契約、祈禱以及齋戒等。
但唯此一小冊經典,顯然不足以處理廣大穆斯林社中之一切繁雜而特殊的事務。
為達成伊斯蘭法學與神學之目的,穆斯林學者唯有求助於其他典據,以彌補古蘭經之不足,其中最重要者莫過於煦納(Sunna,即聖傳,或傳統習尚)。
蒙昧時期之阿拉伯人極尊重其昔日之傳統習尚。
他們常將其先人之言行規範保持下來,為其生活之準繩。
伊斯蘭教之出現,並未破壞過去傳統習慣之原則,而僅將昔日阿拉伯人對阿拉伯部族敘說有關其英雄或偉人之軼事,改頒穆罕默德與其伴從(Ashb)之豐功偉業,並仿效早期伊斯蘭社群之生活,作為其典範。
其目的在遵循穆罕默德之煦納與其親近者之傳統習慣,這種保持並繼續流傳伊斯蘭初期教化的願望,遂成為日後穆斯林虔誠之重要主題之一。
所謂正統一詞,即特指信守傳統習慣與社群之人(Ahlal-Sunnawaal-Jam'a)而言。
穆罕默德逝世後,穆斯林社群就從先人之規範中尋求指引,解決問題之範疇從政治到古蘭經之詮譯,皆包括了。
但遵循過去的傳統習慣時,卻遭遇到許多困難。
因許多穆斯林為了維護其自己的理想,寧願杜撰煦納,以應時需。
往往學者在統治者威迫之下,弄假成真,以貫徹其政治野心。
故煦納之構成與何人傳下之言行,方為真實之煦納,成為被探討的主題。
一派法學家認為煦納應為整個早期伊斯蘭社群之習慣。
但另一派以馬立克依本阿拿斯(MalikIbnAnas,卒於西元七九五年)為首者,主張應以麥地那人之煦納為準則,因穆罕默德曾在此地度過一段生活。
煦納在古蘭經中,即有兩個面向:前人之煦納(Sunnatal-Awwal?
n,第八章三十八節,第十五章十三節,第十八章五十五節,第三十五章四十三節)與真主之煦納(SunnatAllh,第十七章七十七節,第三十三章六十二節,第三十五章四十三節,第四十八章二十三節)。
此兩者就真主對先人之懲罰與穆罕默德對無信仰者之傳道而言並無二致。
多散見於一些麥加章中,而多以先知們的故事為主題。
在伊斯蘭體制中,煦納成為行為的標準而與古蘭經相輔相成。
伊斯蘭體制之規範,乃在尋求解答兩者之間共同關係的問題。
(張日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