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光武中興】 王莽篡漢,變法改制,政治經濟秩序大亂,以致民不聊生,豪傑紛起,而人心思漢,遂有光武之中興。
光武帝劉秀,字文叔,長兄劉縯字伯升,次兄劉仲,世居南陽春陵,為漢景帝孫舂陵侯劉買之四世孫。
伯升為人行俠仗義,結交賓客,文叔則恭謹仁愛,望重鄉黨。
當新莽地皇三年(西元二二),南陽饑饉,民變四起,伯升昆仲亦聚族人起義,並聯合附近新市、平林、下江之兵,擊破莽兵於沘水、淯陽,殺莽前隊大夫(南陽太守)鄄阜,遂建漢軍旗號以興漢滅莽。
共奉伯升族兄劉玄為帝,建元更始,以伯升為大司徒,文叔為偏將軍。
漢軍所戰克捷,連取重鎮。
王莽恐懼,盡起全國之師四十二萬人,南下討伐,竟被劉文叔大破於昆陽,全軍覆沒,天下震動,更始遂定都宛城。
劉仲於起義之初戰歿,伯升後又為忌者所害,獨文叔功高,又韜晦謙謹,受士眾之愛戴,更始乃以為破虜將軍。
昆陽戰後,莽軍瓦解,關中大亂,王莽竟為亂民所殺。
更始因取洛陽,入關中,而復都長安,時地皇四年(二三),亦更始元年。
新莽雖亡,但天下分崩,群雄割據,更始以文叔為大司馬,往撫綏河北。
文叔所到,收攬人才,安集百姓,其間備歷艱險,於更始二年,平邯鄲王郎之變,又收降銅馬賊數十萬人,聲威大盛,為更始所忌,封文叔為蕭王,欲解除其兵柄。
眾將士乃共擁立文叔為帝於鄗城,旋建都洛陽,改元建武,是為東漢光武帝。
建武元年(二五)亦更始三年,赤眉賊湧竄入關中,陷長安,殺更始,劫掠燒殺,百姓逃亡,再流竄西北為隗囂所破,復回長安,又東走出關,為光武大軍圍堵,皆解甲歸降,時在建武三年。
光武遣大將馮異入撫關中,遂收取兩京。
至建武六年,削平東方雄。
以後經略西方直至建武十三年,先後滅稱王隴右之隗囂、隗純父子,稱帝成都之公孫述,收降河西之竇融,而混一宇內。
建武十九年,馬援平交阯,二十五年南匈奴來降,乃完成安內攘外之功,再造國家,重振漢威,史稱「光武中興」。
東漢光武帝之中興大業,極盡艱辛。
帝在位共三十三年(二五~五七),前十三年以全力從事戰鬥,後二十年則集中於內政之建設。
其建設務在休養生息,倡導節約生產,重視吏治法紀,以保護人民,培養元氣。
尤其能復興文化,重建太學,獎勵士節,廣開言路,使精神與物質之建設並進,而文治與武功並隆。
其政治思想以儒家為本體,略參道法,而以戒慎恐懼之心行之,所謂「以柔術治天下」-柔術亦仁政。
故能君臣上下和衷共濟,撥亂反正,旋乾轉坤,而完成一人道政治,在歷代開國君主中為僅見。
(陳致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