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醫學●五運六氣】 五運六氣,在宇宙自然中,代表天地的動靜,陰陽的升降,寒暑的徵兆,亦即大自然潛在的力量,有生物的生長、收藏和一切物質的存毀;
人體臟腑經絡與自然氣候的調合都受它的影響。
五運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運,行於歲、月、日、時。
五行本身有生、剋、制、侮。
「木、火、土、金、水」循春、夏、長夏、秋、冬五季順序相生,隔季則相剋,如:秋金剋春木,春木剋長夏土,長夏土剋冬水,冬水剋夏火,夏火剋秋金;
惟如受剋者力勝,主剋不特不能相制,則反受其侮。
五運分主運、客運與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配合。
以六十為一週期,即六十甲子,天干屬空間,以二為合。
主運以甲乙屬木,丙丁屬火,庚辛屬金,壬癸屬水,主運亦主氣,除主歲運外,兼主四時、月、日、時之正運,千年萬載不變,依規律循行,定時、定向、定色、定政、定孽息與萬物(草、木、蟲、石、水、土、牲畜)正位、正化,一切正常。
素問五常政大論,說:五行正常之現象,木在春敷和,布暢和之氣,火在夏升發,出明亮之光,土在長夏備化,澤潤萬物,金在秋審平,清爽晴朗;
水在冬靜順,安和利得。
客運隨年、季、月、日、時客邪影響而俱移。
素問五行大論說:五運之數,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因陰陽變化勝負不同,勝者有餘,有餘則實脹發炎;
負者不足,不足則虛弱萎厥。
五常政大論對五運中,太過不及均有說明。
太過:木曰發生,為氣機發洩殆盡;
火曰赫曦,為烈焰灼熾;
土曰敦阜,為土坵易於潰決;
金曰堅成,為閉塞削減;
水曰流衍,為溢滿泛濫成災,不及:木曰委和,為陽明之氣枯萎;
火曰伏明,為光耀隱伏;
土曰卑監,為生化力量不足;
金曰從革,為剛勁之力軟化;
水曰涸流,為雨露不降,河川涸竭。
太過、不及均為五運之逆境,對人體亦有莫大之損害。
六氣在人體臟腑之適應,為:「精、氣、津、液、血,脈」,以其本於氣之生化。
靈樞決氣篇,對六氣解說曰:西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之「精」;
上焦開發宣五谷味,重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之「氣」,腠理發洩,汗出溱溱,是謂之「津」;
谷入氣滿,渠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是謂之「液」;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之「血」;
壅過營氣,令無所避,是謂之「脈」。
又說:六氣有有餘與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所得病象為:「精脫」耳聾;
「氣脫」目不明;
「津脫」腠理開,汗大泄;
「液脫」骨屬屈伸不利;
「血脫」色白,枯槁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六氣,在宇宙自然,隨四時季節而變化。
一歲十二月,配合十二地支,寅、卯二個月為春季,屬木運生風,乃動之氣:已、午二個月為夏季,屬火運生熱(暑),乃二三之氣;
辰、未、戌、丑四個月為長夏(四季),屬土運生濕,乃四之氣;
申、酉二個月為秋季,屬金運生燥,乃五之氣;
亥、子二個月為冬季,屬水運生寒,乃六之氣。
此四時之正氣。
六氣「風、火、熱、濕、燥、寒」有司天在泉分沼變化,即天地陰陽由於勝負關係而產生疾病。
六氣不正則成六淫,人的體質五臟六腑,若不能適應,則病機由表傳裡,或由裡而外發。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燥)膹鬱,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瘈瘲,腑腫酸痛,驚駭煩燥狂熱逆氣沖上如喪神守,皆屬於火(心);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諸脹腹大,筋血失癢水液渾濁有聲如鼓,嘔吐吞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六淫為病之象略見一般,六氣主、客、勝、負規律週期變化模式,與五運相應。
(馮文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