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家政●護理學】 國際護理倫理法規謂:「護理是一種對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健康服務之業務,護理專業之所以存在,乃因其主要功能是以人為服務對象。」
護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遇到其本身無法處理的衝擊或壓力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並進一步地提供最適切的照顧措施。
由此看來,護理學的範圍非常廣泛,不但須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還得具備有能將病人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給予協助的能力。
護理的對象不僅是單獨的個人,亦應包含其整個家庭。
因此,護理人員須運用溝通、觀察、支持、教導等專長。
幫助人類維持健康;
於疾患中給予身心方面的照顧,直至其恢復,而能承擔滿足己身基本需要的責任,並且協助垂死的患者,平靜地走向終期。
護理的方向,在於幫助人類,利用並發揮其本身在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各層面健康的潛能,運用評估、診斷、處置與評價等原則,以達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目標。
行為學說的理論架構,是護理學的基礎,是臨工作的指標。
近幾十年來,護理已列入高等教育的範疇,不斷地作學術性的探討。
現今護理學中所存在的一些理論,例如適應模式、行為系統模式、悲傷與哀悼過程、身體心像、腳色理論等。
護理人員可以選擇一項理論或綜合數項理論,做為自己工作中所依循的方向,並由實際的工作中,加以運用、驗證與研究,以擴展護理學的知識領域。
(余玉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