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柏拉圖語錄】 柏拉圖,生於雅典的貴族之家,一生經歷戰亂(ThePelopenesianWar)、逃亡(遠至西西里和義大利),而終老於雅典學園。
隸屬柏氏名下之語錄,凡二十九種,全部流傳於世,似此情形,在古代,可謂絕無僅有,可貴之至也!
經專家學者考證之結果,可知柏氏語錄(TheDialoguesofPlato)之中,不乏偽作;
不僅類若巴曼尼德斯(TheParmenides)、辯士(TheSophist)、克拉底路斯(TheCratylus),以及菲雷布斯(ThePhilebus)由來可疑;
即連蘇格拉底的辯護(TheApologu),與克利托(TheCrito)兩篇也未必出於柏氏之手,然則費德羅斯(ThePhadrus)、普洛塔果拉斯(TheProlagoras)、饗宴(TheSymposium)、哥爾季亞斯(TheGorgias)、理想國(TheRepublic)、迪邁奧斯(TheTimaus)、梯亞德都斯(TheTheaetetus)、費多(ThePhado)、法律(TheLaws)等九篇,必是柏氏親撰,斷無可疑之處也!
視此九篇之內容:費德羅斯在將辯士之詭辯、偏見與哲人之宏論、正見作一對比,其目的在探討有關不可見之世界的知識;
普洛塔果拉斯在解說蘇格拉底關於美德的學說;
饗宴在呈示不同層次之「愛」:自凡俗的感官之愛,進而至於對真、善、美的哲學之愛;
哥爾季亞斯在將真正的聖哲與機巧的辯士作一對比,以見二者間的高下;
理想國在探討國家如何實現正義之理念;
迪邁奧斯在探討世界的本質與源始;
梯亞德都斯在探討知識與理型;
費多在探討靈魂之不朽性;
至於法律則似為理想國之部分的濃縮。
論者或謂柏拉圖之所以要採取語錄式的表達方式,是因為他缺少完整的思想體系所致,然詳考柏氏思想之根源與諸篇語錄之內容,可見此一論斷並不切實,蓋柏氏思想之開展,實不乏其一貫之道也。
要言之,柏氏自赫拉克利圖斯學派處,習知可見之世界流變無常,永恆不變之真理只能存於理型的世界之中;
自蘇格拉底處,習知有關世界之究極性的原理,吾人固不可知,但透過真確無疑的「內感」(AnIn-fallibleInnerSense),吾人至少不乏自知之明,自畢達哥拉斯學派和埃里亞學派處,更習知吾人之理性,十足可將事物之絕對、永恆與必然的本質顯示出來,是以吾人可資憑藉者,惟僅道德的良知與實踐的理性而已。
明乎此,可知「柏拉圖語錄」實乃希臘古代大哲,超凡入聖,深致遠之心路歷程也!
(劉文潭)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