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懸掛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11:2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懸掛詩

 

懸掛詩(Mu'allaqt),為阿拉伯伊斯蘭前之頌詩(Ode),又稱之為長詩(LongPoems)。

 

傳說中云:近麥加之烏可茲('Ukz)市集中,每年來自阿拉伯半島之詩人常利用朝聖季節雲集於此地,詩人們各顯身手,高吟其佳作。

 

評詩者則擇其上乘之詩作,以金粉字書寫於上等埃及產之麻布上,再將其高懸於卡阿巴(Ka'ba,即天房)之大門,所謂懸掛詩即起源於此。

 

伊斯蘭前之頌詩,其體裁和格式與西方之抒情詩、歌謠和敘事詩不同。

 

每一篇詩,由許多行詩所組成,少則二十五行,多則幾超過一百之數。

 

每行詩可各分為兩半,而前半行之詩,都各押同一韻律。

 

自始而終,其韻律一再重複。

 

詩中敘述沙漠生活之各種特色,諸如騎俠、勇武、慷慨、悼輓、教戰、榮耀、讚頌和愛情等皆為其主題。

 

懸掛詩詩人約有七人,其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位是伊姆路蓋斯(Imrual-Qays,卒於西元五四○年),他是古葉門王之後裔,生性浪漫,沈迷於酒,故為其父所逐,在外流浪,因而有游蕩王子之綽號。

 

他善於引喻,富於想像,辭藻美妙,構思綺麗,音韻潤暢。

 

其詩主題,描述沙漠之實際生活,表現出對貝都因人的生活,作吸引人而絕妙的刻畫,是一種對沙漠生活,刻苦耐勞美德的讚頌與欣賞。

 

這種純文學的態度,毫無一絲宗教意念攙雜其中,其他六位懸掛詩人也都承繼了這種精神。

 

塔拉法(Tarafa)出身於巴克爾族(Bakr),後遷居於巴林(Bahrayn),早年即擅長於諷刺詩,據說他曾參加伊斯蘭前之巴素式戰爭(WarofBass)。

 

訪希拉(Hra)時,得罪國王因而被殺,死時年僅二十。

 

阿姆爾克路遜('Amrb.Kulthm),其外祖父為著名之騎士詩人,其詩顯示他果敢與自恃,是位不屈不撓的教戰詩人。

 

哈利斯喜利沙(Hrithb.Hilliza)出身於巴克爾族。

 

其詩多描述歷史事蹟,有關北阿拉伯羅馬、波斯兩大帝國敵對之歷史頗具歷史價值。

 

恩達爾('Antar)出身於阿拉伯中部之阿布斯族('Abs),其母為黑奴。

 

年邁時,因攻大衣族(Tayyi')而陣亡。

 

其詩主敘述戰爭情景與描寫戰馬。

 

他對其表妹愛布拉('Abla)之激情和美貌,描述得極為細膩。

 

朱海爾(Zuhayr)是位異教徒,長命百歲,死時可能皈依伊斯蘭教,其人品德高雅,極富濃厚之宗教觀。

 

時人稱之為和平詩人。

 

拉比德(Labd)為七懸掛詩人中最年輕者,他有強烈的宗教感知,其抒情詩最為特出。

 

(張日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76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7 15:02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