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緬甸遠征軍】 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軍突襲珍珠港,同時向英美宣戰。
並隨即分向西南太平洋英美各軍事要地,行閃電攻擊,馬尼拉、關島、香港、新加坡、馬來半島,相繼失陷,泰國投降,更南下席捲荷印,且經泰西進窺緬甸。
翌年三月初,日軍登陸仰光,分三路北進,企圖截斷中美英之運絡,以封鎖我國。
進而達成與德國會師中東之夢想。
當時我政府循英國之請,派遠征軍入緬增援,在緬甸與日軍發生激戰。
本作戰共分兩期:第一期為滇緬路作戰,即首次遠征緬甸之戰(三十一年初至同年夏)。
第二期為緬北作戰,亦即打通中印公路之戰(三十二年夏~三十四年初)。
滇緬路作戰:同古一役,國軍威震中外,挫日敵凶燄;
仁安羌一戰,予敵重創,並解救英軍七千之危;
惜未幾,敵以大軍襲占臘戍,我後方連絡線被切斷,入緬各軍,乃分別越過中緬邊區山地與野人山進入國境或退至印度,重新整補。
日軍遂沿滇緬公路侵入滇西之騰衝、龍陵,迄至民國三十一年六月,緬甸全境,陷入日軍之手。
緬北作戰:緬北作戰始於民國三十一年。
時蔣委員長被推為盟軍中國戰區(包括越南、泰國等地)之最高統帥,於翌年春,即積極準備,逐次加強我駐印軍與遠征軍之兵力,並修築中印國際通路。
三十二年八月,魁北克會議後,另成立東南統帥部,以英國蒙巴頓海軍上將為統帥,以美國陸軍中將兼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為副帥,指揮中美盟軍,由印緬邊境反攻緬北,期打通滇緬公路。
先以我駐印軍為先鋒,掩護築路,向野人山前進,民國三十二年十月下旬,攻克新平洋。
翌年三月,攻克孟關要隘,逐步由胡康河谷進入孟拱河谷,旋與英美盟軍之一部,合圍密支那,作戰八旬,始予克復。
此時我滇西之遠征軍,亦強渡怒江,奪回高黎貢山各據點,圍攻騰衝、龍陵之敵。
迄三十四年一月先後克復,遂與我駐印軍會師芒友,重開滇緬公路。
國軍部隊指揮官為羅卓英、鄭洞國,部隊為第五軍杜聿明,第六軍甘麗初,第六十六軍張軫,新編第一軍孫立人,新編第六軍廖耀湘等各軍及直屬部隊。
(魏汝霖)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