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明實錄】 明實錄原指明朝皇帝實錄而言。
原只有自明太祖至熹宗十三代皇帝的實錄,且多不全。
正式名稱為大明實錄,俗稱皇明實錄。
計太祖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董倫等初修,解縉、胡廣等重修,萬曆中始附入建文帝事。
太宗(成祖)實錄一百三十卷,楊士奇等修。
仁宗實錄十卷、蹇義等修。
宣宗一百一十五卷,楊士奇等修。
英宗三百六十一卷,陳文等修,有附景帝景泰事蹟八十七卷於其內者。
憲宗二百九十三卷,劉吉等修。
孝宗二百二十四卷,劉健、謝遷等修。
武宗一百九十七卷,曹宏等修。
世宗五百六十六卷,徐階、張居正等修。
(別有世宗生父「睿宗實錄」五十卷。)
穆宗七十卷,張居正等修。
神宗五百九十四卷,溫體仁等修。
光宗八卷,葉向高、霍維華等修。
熹宗八十四卷,溫體仁等修。
熹宗實錄今但有傳鈔本,內缺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十二卷、六年六月一卷。
又,神宗、光宗、熹宗三朝實錄多有欠缺,惟日本東京東洋文庫仍有全本。
又思宗(毅宗)一朝實錄原缺,清初萬言纂崇禎長編及談遷纂國榷可代參考。
此外,南京國學圖書館書目有「崇禎實錄」十七卷,謂係據嘉業堂劉氏藏書舊鈔本傳鈔,當為後人補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梁鴻志曾據國學圖書館明實錄本予以影印刊行(比較新的手鈔本),其後大量流通日本。
(梁嘉彬)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