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音樂】 ProgrammeMusic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標題音樂是與「絕對音樂」(AbsoluteMusic)相對的一個名詞,是一種敘事性或描述性的音樂。
雖然標題音樂的實例幾乎在十四世紀中便發現,但是這名詞的創用是從李斯特(F.Liszt,1811~1886)開始。
李斯特將「標題」定義為:「加之於某件器樂作品開端前的、用具有可理解性之文字寫成的序言。
藉著此種方式,作曲家有意讓聆賞者不致受到錯誤的想像性詮釋的影響,並且將聆賞者的注意力導向樂曲全體或特殊部分之想像性概念上。」
因此,標題音樂可說是將音樂與描寫性文字結合的音樂。
追溯「標題音樂」的歷史,可以溯至十四世紀時的義大利獵歌(caccie),之後一直到巴洛克時代都有許多描寫性的音樂作品出現。
但當時作曲家大都偏重於大自然聲音的模仿與身體動作的描寫,是以這些作品雖然能引人注意,卻無法真正地深入人心,很少有傳世之作出現,韋瓦第(A.Vivaldi,1675~1741)的﹝四季﹞是其中最有名的樂曲。
大約在十七世紀初期,與基本情緒或情感有關的動作或聲音滲入音樂中,例如痛苦是用顫音與蹣跚的動作來描繪;
信心則是用堅定、寬闊的節拍來表現;
歡樂是一種悅耳的旋律;
哀傷則是用連續半音階的下行步法等。
雖然這些標題音樂的表現形式早已發展出來,但是標題音樂的真正成熟還是在十九世紀。
標題音樂的成熟與浪漫主義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受浪漫主義強調抒發個人情感之影響,標題音樂逐漸由寫「景」轉變為以寫「情」為主。
巴哈(J.S.Bach,1685~1750)與海頓(F.J.Haydn,1732~1809)等雖然都曾因生活中所發生的特殊事件而賦曲,但是貝多芬(L.vanBeethoven)所作的一些標題交響曲與奏鳴曲才使得標題音樂向表現主觀情感邁開了一大步,因為貝多芬的這些作品不僅是對於客觀事件的描述,同時也是貝多芬個人複雜心緒與想法的表現。
白遼茲(H.Berlioz,1803~1869)在標題音樂的主觀而建立上有著決定的影響,在﹝在義大利的哈洛德﹞(HaroldenItalie)中對於獨奏中提琴的使用和在﹝幻想交響曲﹞(Symphoniefantastique)中對於「固定樂想」(idéefixe)的使用,使得音樂中主角人物的表現與對其周遭環境的描寫開始產生了分野,「固定樂想」且是邁向後來華格納(R.Wagner,1813~1883)的「主導動機」(Leitmotif)和李斯特、理查‧史特勞斯(R.Strauss,1864~1949)等「交響詩」(SymphonicPoem)的重要一步。
標題音樂在十九世紀後來的幾十年間成為音樂創作的主流。
在交響音樂中使用「標題」對於日後國民樂派的興起有重大的影響,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一些作曲家如荀伯格(A.Schoenberg,1874~1951)、巴爾托克(B.Bartók,1881~1945)與史特拉汶斯基(I.Stravinsky,1882~1971)等人都對音樂中使用「標題」的作法曾有批評,他們並嘗試用其他更抽象的音樂手法來發展他們自己的表達方式。
不過在一九六○與一九七○年間,一些年輕的作曲家又開始重新嘗試在其作品中加入「標題」的設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