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是受民國十三年(1924)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開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影響,由壯族青年韋拔群在壯族、瑤族聚居的廣西東蘭縣創辦用以培訓農民運動幹部的教育機構。
民國十四年(1925)十一月一日在武篆區善學鄉拉甲山半山腰一個天然岩洞--北帝岩正式成立並開學。
學員由各地農民協會或學生聯合會推薦、保送,第一屆學員來自十多個縣,共二百七十六人,大部分為壯族,其中有各縣農民運動領導人。
農講所基本土是參照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來設置課程和進行教學,一部分教材直接翻印廣州農講所教材,另一部分由教師結合實際自編。
農講所以「勞動、互助、奮鬥、犧牲」為校訓,根據以學為主原則,每天安排「三講」、「兩操」、「一勞動」的教學活動,即每天上午上三節理論課,下午上兩節軍事課,一節勞動課。
民國十五年(1926)一月下旬第一屆學員提前三個月結業,返回各地進行農民運動。
第二屆農講所於十五年(1926)十月在東蘭縣武篆區高等育才小學開辦,招收男女學員一百二十多人,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基本上與第一屆農講所相同,只是婦女班增加了識字教學和有關婦女解放、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等課程,並附設青年訓練班和婦女識字班。
十五年(1926)十一月初,東蘭縣農民協會在縣城成立,第二屆農講所隨之遷入縣城上課,十六年(1927)三月學員結業,被分配回鄉工作。
十六年(1927)六月初,第三屆農講所在東蘭縣武篆育才高等小學開學,學員有二百二十人,除有壯、漢兩個民族外還有數名瑤族青年,有部分女學員,學員來自東蘭、鳳山、都安、河池等縣。
這屆農講所是用田南道農民運動辦事處的名義開辦,故有「田南聯縣農民運動講習所」之稱。
課程設置有:哲學、論理學、政治學、帝國主義侵略史、中國經濟學、農運史等。
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基本上與前兩屆農講所相同,經常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學員到墟場講演宣傳、鍛鍊學員的鼓動能力。
這屆農講所原擬定學習半年,因局勢變化於同年八月提前結業。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