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資料】 SenseData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由感官接觸到外在事物或受到外在刺激而立即產生感覺,此等外在事物或刺激即是感覺資料。
如眼睛在看到月亮之後,那白白的(或黃黃的)顏色及某一特殊的形狀即是感覺資料。
常有的感覺資料來自於五種感官,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
早期哲學對感覺作用討論的很多,自本世紀以來哲學家喜用感覺資料代替以往常用的感覺印象(SenseImpressions)、表徵(Representation)、感覺(Sensation)、和付予之物(thegiven)。
感覺資料的特性主要有二。
一是確定性(Certainty)和不可懷疑性(indubitability),當感官接觸到外在物體時,可能還不能確定此物是否為真實的存在,因為可能有錯覺或幻覺,但有了感覺資料的產生,其存在便不能懷疑。
二是隱私性(privacy),即「我」所接受到的感覺資料只有我才能了解清楚,是我個人所有的;
也許我得到的感覺資料和別人得到的類似,但究竟是否真的如此,尚有待複雜和周詳的方法來驗證。
由於感覺資料往往是由外在物體刺激感官而形成,於是哲學討論就部分集中在感覺資料與外在物體之間的關係。
有些理論家認為,外在物體與感覺資料原是同樣的東西,感覺資料就是外在物體的本身,但這樣的看法遭到兩點質疑。
一是可能有幻覺,幻覺產生時,並沒有確實的外在物體;
二是使感覺資料產生的外在物體在感覺資料產生時,可能已不復存在,故而難以驗證。
在認為感覺資料與外在物體不同的說法下,休姆(D.Hume,1711~1776)認為無法從感覺資料推測外在物體的性質及其是否存在;
但為人所接受的看法是:外在物體是導致感覺資料產生的原因,所以可由感覺資料來判斷外在物體的性質。
二十世紀哲學家維根史坦(L.Wittgenstein,1889~1951)認為所有對感覺資料的說明,都是建立在一套公共語言的基礎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