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頒太學訓飭士子文〕】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欽頒太學訓飭士子文〕為清乾隆五年(1740)訂頒,用以訓導太學生及士子為學之態度與方針;
勒石於太學(國子監),並頒發給各省學官。
其文如次:士為四民之首,而太學者,教化所先,四方於是觀型焉。
比者聚生徒而教育之,董以師儒,舉古人之成法規條,亦既詳備矣。
獨是科名聲利之習,深入人心,積重難返;
士子所為汲汲皇皇者,唯是之求,而未嘗有志於聖賢之道。
不知國家以經義取士,使多士由聖賢之言體聖賢之心,正欲使之為聖賢之徒,而豈沾沾焉文藝之末哉。
朱子〔同安縣諭學者〕云:「學以為己。
今之世,父所以詔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師所以教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學,舍科舉之業則無為也。
使古人之學止於如此,則凡可以得志於科舉斯已爾,所以孜孜焉愛日不倦以至於死而後已者,果何為而然哉。
今之士惟不知此,以為苟足以應有司之求矣,則無事於汲汲為也,是以至於惰遊而不知返,終身不能有志於學,而君子以為非士之罪也。
使教素明於上,而學素講於下,則士子固將有以用其力,而豈有不勉之患哉。
諸君苟能致思於科舉之外,而知古人之所以為學,則將有欲罷不能者矣。」
觀朱子此言,洵古今通患。
夫「為己」二字,乃入聖之門。
知為己,則所讀之書一一有益於身心。
而日用事物之間,存養省察,闇然自修;
世俗之紛華靡麗,無足動念,何患詞章聲譽之能奪志哉。
況即為科舉,亦無礙於聖賢之學。
朱子云:「非是科舉累人,人累科舉。
若高見遠識之士,讀聖賢之書,據吾所見,為文以應之,得失置之度外,雖日日應舉,亦不為累也。
居今之世,雖孔子復生也,不免應舉,然豈能累孔子哉。」
朱子此言,即是科舉中「為己」之學。
誠能為己,則四書、五經皆聖賢之精蘊,體而行之,為聖賢而有餘;
不能為己,則雖舉經義治事而督課之,亦糟粕陳言,無裨實用,浮偽與時文等耳。
故學者莫先於辨志,志於為己者,聖賢之徒也;
志於科名者,世俗之陋也。
國家養育人材,將用以致君澤民,治國平天下;
而囿於積習,不能奮然求至於聖賢,豈不謬哉。
朕膺君師之任,有厚望於諸生。
適讀朱子書,見其言切中士習流弊,故親切為諸生言之,俾司教者知所以教,而學者知所以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