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逍遙遊〕是〔莊子〕內七篇的首章,旨在形容超越的精神境界,自由自在,無為無待。
〔莊子.天運〕中說:「逍遙,無為也。」
〔讓王〕中也說:「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逍遙」一詞本是任意翶遊,無拘無束的意思,莊子則用來形容理想中的精神境界。
根據莊子學說,人生在世有重重束縛羈絆:死生、存亡、禍福、利害等等,使人不得自由,事事有為有待。
理想的人生境界則在解脫這些束縛,使精神得以超越一切對待,達到無為無待的境地,自然能免於偏執,逍遙自在了。
在〔逍遙遊〕中,莊子先以大鵬鳥的寓言說明大而有待的道理:鵬鳥越大,起飛時越是有待積厚的風力。
按著提出所謂的小大之辨(參見「小大之辨」):無論體積、年壽、智慧等,物與物之間常有大小不同,而小者笑大者,大者悲小者,各有偏執。
於是莊子進而提出理想的精神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逍遙精神以天地為車,以陰陽晦明風雨等六氣為駕,悠遊無窮,豈有待哉!
至德者沒有自我觀念,也就是不以自我為中心,不自私自利;
不測如神者,雖有蓋世功勳,也不邀功自重,聖人更是無取於虛名。
如果能做到喪我忘己,功成不居,民無能名,則人的精神自然可以達到無所假借、無所欲求、快然自足、悠遊自適的境界了。
最後莊子提出遠離利害、大而無用(參見「大而無用」)的寓言,用以說明利害或有用無用時與禍福相繫,如果能不計利害,無所利用,則可使自身與萬物常處逍遙,免受災害。
〔逍遙遊〕篇旨在說明精神無待的逍遙境界,如王夫之〔莊子解〕所見:「寓形於兩間,遊而已矣。
無小無大,無不自得而止。
其行也無所圖,其反也無所息,無待也。
無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實以立名。
小大一致,休于天均,則無不逍遙矣。
逍者嚮於逍也,過而忘也,遙者,引而遠也,不局於心知之靈他。」
精神若能自由翶翔,無所偏執,則可免於一切相對的認知,沒有小大對立的觀念,也不需要依恃憑借。
沒有憑借就是不因物而有我的觀念,不因事而立功,不因實而立名。
泯除相對的概念,視萬物皆同於齊一的自然,便可使精神自由,長處於逍遙無待的境界。
現傳的〔莊子〕三十三篇是否都是莊子所作,學者頗有爭議,不過大多同意內七篇是莊子學說精華所在,而〔逍遙遊〕與〔齊物論〕尤其是全書的靈魂鎖鑰。
〔逍遙遊〕描摹超越無待的自由精神,〔齊物論〕提出泯除對立的平等齊觀,自由無待則可周遊無礙,平等齊觀則可外物忘生,人於無古今、一死生之境,則莊子全部思想可說都以這兩篇為經緯條理。
王夫之進而指出〔逍遙遊〕中的無待精神更可視為其餘六篇的綱領前題;
如果精神不受心知侷限,則「物論可齊,生主可養,形可忘而德充,世可入市害遠,帝王可應而天下治。」
然而若把〔天下篇〕中提絜的莊學要旨納入考量,則不如說〔齊物論〕中提出的「人生芒芴」是莊子哲學的前提,而〔逍遙遊〕則是莊子哲學的終極理想境界,其餘諸篇則緣此主題而生。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