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伯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8:4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伯苓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張伯苓(1876~1951)名壽春,字伯苓,後以字行;

 

因乳名五座,一般稱他為張五爺,而非排行第五。

 

六歲入私塾讀書;

 

十四歲(1889)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進駕駛班。

 

該學堂當時由嚴復(幾道)和伍光建等人主持。

 

光緒二十年(1894)以第一名畢業。

 

光緒二十四年,受嚴範孫之聘,在其家中設立家館,以新教育方法教導其子弟,取名嚴館。

 

光緒二十六年,王錫瑛亦請張氏在家設私塾,稱為王館。

 

光緒三十年二月,赴日本考察教育;

 

八月返國,在天津創設敬業中學堂(後改名私立第一中學堂),除合併嚴、王兩館學生外,又招考新生,分設高級師範班與中學班。

 

後學生日眾,原址不能容納,於光緒三十四年遷入南開窪新校舍上課,遂改名為「南開中學」。

 

張氏主持校政,對學生課業與品格皆極為注重,也很重視體育與課外活動。

 

民國六年(1917)秋天,張氏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研究教育,並考察美國私立大學之組織與發展。

 

次年返國,開始策畫開辦大學;

 

民國八年南開大學正式成立,招生四十餘人,設文、理、商三科。

 

同年,獲上海聖約翰大學頒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民國十二年成立女中部;

 

十四年大學部經教育部核准立案;

 

十七年設立小學部;

 

至二十一年南開已完成一個完整的學校系統,有小學部、男中部、女中部、大學部與研究所。

 

張氏認為教育是建國強種之基礎,平日勉勵學生以「公」與「能」,故「公能」即作為南開學校之共同校訓。

 

民國二十四年(1935),華北地區戰事日緊,乃預作遷校準備,並認定重慶最為適宜,乃購地設校。

 

次年,校舍落成,合併為南渝中學;

 

秋季招生開學。

 

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南開校舍被日機炸毀;

 

因與北京、清華兩大學遷往長沙,聯合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旋又遷至昆明,合併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張氏與蔣夢麟、梅貽琦兩位校長分任常務委員主管校政。

 

民國二十七年,戰時最高民意機構第一屆國民參政會成立,出任副議長;

 

同年,南渝中學改名重慶南開中學。

 

其後三屆(二十九年、三十一年、三十五年),張氏均連任國民參政會主席團主席。

 

民國三十四年五月,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廬山舉行,張氏當選為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

 

抗戰勝利,私立南開大學改制為國立,張氏仍回南開任校長。

 

民國三十五年(1946)六月,張氏赴美接受哥倫比亞大學頒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民國三十六年當選天津市行憲國民大會代表;

 

翌年,出任行憲後第一任考試院院長。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臺灣,張氏因在重慶未果行;

 

後返回天津。

 

於一九五一年二月中風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張氏一生事功,在於辦理南開;

 

其辦學之理念,旨在能匡矯時弊,育才救國。

 

他指出中國民族性之主要缺點為「愚、弱、貧、散、私」,因此主張實施五項教育改革,以糾正這些民族缺點:(1)養成健全體魄,增進人民健康;

 

(2)訓練青年了解現代科學方法及成就;

 

(3)組織學生,發揚合作精神參予團體活動;

 

(4)給予學生德育訓練;

 

(5)導引學生允公允能為國服務。

 

張氏一生對社會國家之貢獻,以哥大頒授榮譽學位時之讚譽為最佳寫照;

 

推崇張氏為「教育家;

 

南開大學創始人及校長;

 

全球公認造育人類之領導人物;

 

五十年來以無比信心及毅力獻身於教育,以使中國新生,全國自信之象徵。」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1: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