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書房為臺灣對於民間所設學塾之俗稱。
緣臺灣民間為教子弟讀書識字及應科舉考試,延師設立小規模之學塾,一般稱為書房。
書房約在七歲入學,由具科舉功名或略讀詩書者,以臺語教授漢文,修業年限不定。
據〔臺灣省通志稿‧教育志‧教育設施篇〕所記:書房之課程以讀書習字為主,並重視道德人倫之陶冶;
教材由簡單之三字經、四書以至各類經書。
大凡高級者,以經史文章、詩詞為主;
中級以書註、作對為主;
初級則為背誦及習字。
臺灣書房在清政府未積極辦理官學之情況下,民間設立相當普及;
日據後,官方於一八九七年首次進行全省書房調查,計有一千一百二十七所,學生一萬七千零六十六人,由此可推知清代臺灣書房之普及。
臺灣自清廷割讓予日本之後,原在臺灣所有之官學均遭停辦,而日本對臺灣之殖民教育體系又非一時所能建立,因此襲自清代民間之書房、義塾乃得以繼續保存。
唯義塾數量不多,僅存於較大之城鎮中,書房則遍布各地。
據日本殖民政府之調查統計,在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中所錄,一八九八年入書房學漢文的臺灣學生有二萬九千八百七十六名,而僅有六千一百三十六名就讀殖民政府辦理之「公學校」。
因此日據初期殖民當局的教育急務,即在如何誘導學生從書房轉入公學校,並將書房納入地方教育當局的管轄;
要求書房亦應教授日語和算術,使用總督府核准之教科書,再以經費補助促使此一目標之達成。
至一九四三年臺灣實施六年制義務教育,臺灣總督府頒布廢止私塾令,書房乃完全停辦。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