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隆積】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師法隆積的意思是說,如果有良師禮法的教導陶養,學者將會崇隆有價值的經驗積習。
根據荀子學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若想化性起偽(參見「化性起偽」),必須師法隆積,無師無法者則只會放任其本性。
首先荀子認為人生而只具本能嗜欲與趨利避害的傾向,就人性本然、「不待而然者」言,實無好壞、君子與小人的區別。
及長受到後天環境、經驗積習的影響,因而產生差別。
如〔榮辱篇〕中說:「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埶(衍文)注錯(安置)習俗之所積耳。
……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
夫起於變故,成乎修修之為,待盡而後備者也。
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
也就是說,人性與生俱來大抵相同,聖王賢人與獨夫盜賊有相同的嗜欲傾向。
經過後天環境的薰習培養,有的成為聖賢,有的成為巨憝,有的成為工匠,有的成為農賈,都是後天所處環境、習慣養成、經驗累積的結果。
堯禹聖王並不是生來如此,而是經由改變故舊本性,努力修身有成,最後才德行完備。
需知人生來不過是小人,沒有良師,不顧禮法,唯利是圖罷了。
荀子認為聖王盜匪之別並非出於天生知能才性的不同,而是出於後天環境的影響、經驗的累積,君子小人的差別亦然,〔榮辱〕中說:「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才性,固有以賢人矣!
夫不知與己無以異也。
則君子注錯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
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餘可以為君子之所為也。
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也就是說小人往往伸長脖子、踮起腳跟,羨慕地說:賢人的知慮才性本就勝我一籌!
而不知道賢人與自己的知慮才性實無差別。
只是君子有好的後天環境,小人有不好的後天環境。
因此仔細考察小人的知能可見其犖犖有餘可以為君子。
就像越人安居越國,楚人安居楚國,君子安居華夏文雅之國。
並不是在知能材性上有什麼差別,而是所處環境不同,因而養成不同習慣經驗。
君子小人並非起於先天,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注錯習俗」,換言之即教育,則可見教育之於道德人格養成的重要。
荀子認為提供良好教育必有賴於良師與禮法,即師法。
良師以善先人而教,所謂「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修身〕),以身作則。
所謂「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修身〕),進而以其博學宏識指導受教者有關詩書禮樂法制之節。
因此學者不能無師,有師自然知法知禮,如〔修身〕中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
……故非禮是無法也;
非師,是無師也。
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
舍亂妄無為也。
故學者禮法也。」
也就是說禮法是人道德行為的客觀準則,良師則是禮法的傳授者與價值的指導者。
因此不尊重禮法的人狂妄無法紀,不尊從良師的人,目無尊長。
不崇敬師法而剛復自用的人,好比盲人辨色,聾人辨聲,除了恣意胡為,造反作亂,不能有所作為。
因此學者必以禮法是尚。
荀子於是認為人若無師無法,必然為德不卒,招災速禍。
〔儒效〕中說:「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
勇則必為賊;
云能,則必為亂;
察則必為怪;
辯則必為誕。
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
勇則速威;
云能則速成;
察則速盡,辯則速論。
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
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
不敬重良師禮法,不遵從價值的指導,雖有才智必然為盜,雖然勇敢必然為賊,雖有才幹必然作亂,雖能明察,必作怪論,雖能言辯,必然荒誕。
反之若能敬重良師,遵從禮法,有才智者能很快通達,勇敢者能很快建立威名,才幹者很快有成就,能明察者很快窮盡事理,言辯者很快達成判斷。
所以師法極其寶貴,無師法將招致殃災。
荀子接著斷言有師法者必然重視崇隆後天的經驗積習(即隆積),無師法者只會重視人與生而具的本性。
前者以價值為導向,以教育為方法,所以能「化性起偽」;
後者以事實為導向,任性而為,所以離禽獸不遠矣。
〔儒效〕中說:「人無師法則隆性矣;
有師法則隆積矣。
而師法者,所得乎積,非所受乎性;
不足以獨立而治。
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
積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
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
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
習俗移志,安久移質,并一而不二,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
尊師崇法者所得到有價值的經驗積習來自於教育,而非出自先天本性,因此治理本性必有賴良師禮法從旁輔導,不是一人獨自可成。
本性是人與生而俱者,不能改變,但可以利導善化。
有價值的經驗來自外鑠,不是人與生而俱者,但是可以有為而成。
適當的教育環境與有價值的經驗積習正所以用來善化本性。
能將本性與積習結合為一,便是價值經驗的完成。
養成習慣的行為可以改變人的志向,長久安處的環境可以變化人的氣質,二者合一,創造出有價值的人文經驗世界,則可上通神明,參贊天地。
「積」原義是累積聚集,既可用於土石水滴,也可用價值經驗,善良品行,如〔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儒效〕中說:「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
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
故聖人者,人之所積也。
人積褥耕而為農夫,積斲削而為工匠,積販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
由此可見「積」廣義地指後天經驗累積,狹義地指有價值導向的經驗養成,足以善化本性,使人格臻於至善至美之境。
在荀子看來聖人百姓、君子小人生來無異,所以日後有別皆出於後天的環境養成的差別。
師法隆積,不師法則隆性矣,荀子於是再次呼籲人們重視後天教育、環境積習,要成君子,毋作小人:「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則為君子矣;
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唯小人矣。」
君子小人之別唯在是否能師法隆積。
荀子此說最大弱點在以有價值的人文經驗為理所當然,若「人之性惡」,則師法又何由而起?
荀子似乎末察覺這個困難,並以一切人為價值均出於聖人的創作,所謂「天地生之,聖人成之」是也。
但若聖人又起於「積習」,則最初養成聖人之積習注錯又如何而成?
其次荀子隆積之說,似過於強調後天教育的功效,無視人先天本性差異,亦有偏頗之嫌。
不過大體而言,「師法隆積」仍不失為極具價值的人文教育原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