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父之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1:5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父之道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為父之道」是指做父親的道理。

 

儒家主張做父親應當以慈愛為主要原則,所以〔大學〕中說:「為人父止於慈。」

 

另外,〔韓詩外傳‧卷七〕對為父之道也舉述了許多要點;

 

書中說:做父親的人一定要懷著仁慈的愛心去養育孩子。

 

幼小時要撫愛關心,供給飲食,以保持身體健康;

 

等孩子懂事了,父親要端正自己的日常言行,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到了兒童期,要託付給賢明的老師,教導他學習基本知能;

 

到了十九歲時,孩子已經對未來有了抱負,就要請德高望重的人為他主持冠禮,以勉勵他進德修業;

 

等到他性情穩定,不再年少氣盛時,要為他安排婚事,以安定他的心志;

 

對他承擔的事或交代他辦的事,要完全信任,毫不懷疑;

 

對成年的子女不要責罵,對兒童不要體罰,要聽他們的委婉建議,不要讓他們有什麼憂慮。

 

這些都是做父親的原則。

 

總之,儒家倫理中所說的父父子子,乃是雙方面的。

 

從實際年齡的差別來說,自然先把責任放在父親這方面,「父父」就是說父親要做到為人父者應做的事,稱為「為父之道」;

 

父親照為父之道養育子女,才能希望子女表現出「為子之道」,就是「子子」。

 

所以父道在前,子道當然在後,並不似後世誤傳的「父可以不父」,而只要「子必須是子」,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依為父之道看來,父親養育子女,非常辛苦,所以〔詩經‧小雅‧蓼莪篇〕中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其中「拊」是撫養的意思;

 

詩中說盡了人從出生以後,父母的愛撫、養活、保護、抱著、裹著,不得已而出門時,還不停的回頭看我,直到我長大,這番辛苦,有多少人能夠一直記得呢?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1 17:11 , Processed in 0.2968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