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因材施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6:3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24 14:19 編輯

因材施教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因材施教」是當年孔子教學時所運用的一種方式;

 

〔論語〕中關於孔子如何「因材施教」有頗為生動而翔實的記載。

 

據載,孔子教學時,對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有甚為深刻的了解,如他指出子路長於治兵,冉求可擔任邑宰,公西華則長於外交。

 

又〔論語.先進篇〕記載:「子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是說高柴(子羔)為人厚道,但心地不很靈活,是個愚拙的樣子;

 

曾參為人篤實,但天資不很聰敏,是個魯鈍的樣子;

 

顓孫師儀容俊美,但性情略近虛浮;

 

子路行事果斷,但舉止略帶粗俗。

 

孔子考察學生的方法是「聽其言而觀其行」,要求言行一致,不僅注意他們的言論,更重視他們的行為。

 

孔子重視學生個別差異,針對學生的個性、材質,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務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故孔子的學生向孔子提出相同的問題,孔子的回答不同,如學生個別問「仁」時,孔子所答未有完全相同的,甚至樊遲三次問「仁」,孔子所答亦先後不一。

 

孔子的思想強調仁義合一,所以誘導學生依仁循義,其因材施教的方法,符合仁義合一的原則;

 

施教是仁,因材是義,故必因材以施教,才能培養學生成為仁義兼備的人才。

 

施行因材施教,教師必須認清受教者的材質,又須為不同的材質設計不同的教材,因此教師必須有誨人不倦的精神,方能勝任愉快。

 

材質可大別為性情方面的材質與理智方面的材質,因此因材施教亦因而可分性情方面的因材施教與理智方面的因材施教。

 

據〔論語.先進篇〕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子路)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有)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赤(公西華)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與冉有所問是同一問題,孔子答覆子路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阻止子路不要即聞即行,而答覆冉有是「聞斯行之」,則鼓勵冉有即聞即行,兩相矛盾,因而引起公西華的質疑。

 

孔子的解釋乃是冉求個性比較退縮,故鼓勵他即聞即行,而子路個性比較急躁,故阻止他即聞即行,要他三思而行。

 

這是性情方面的因材施教。

 

又據〔論語.雍也篇〕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將天賦智慧分成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三級。

 

中人以上,智慧較高,領悟力較強,足以理解高深道理,可授以高深的教材;

 

中人以下,只可教他淺近的道理,使他易於理解。

 

施教者應就受教者智慧之高下,而施以適宜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效果,這是理智方面的因材施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21:1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