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在效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3:5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在效度

 

ExternalValid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外在效度指的是研究中各個變項所存在的因果關係,若被推論到其他的母群、情境和時間的適切程度。

 

討論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必須考量兩個層面,第一是研究的結果對特定的母群、情境和時間概括的適切程度;

 

第二是研究的結果對不同的母群、情境和時間概括的適切程度。

 

為了增進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採取隨機取樣的方法,但限於在實際研究情境中,很難進行完全的隨機取樣的抽樣方法,因此,於進行研究結果的推論時,難免會產生一些的缺失。

 

為減少研究結果進行推論時所造成的錯誤,學者們建議當檢討任何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時,應該仔細區分下述四項:(1)標的母群(targetpopulation);

 

(2)已知母群的正式代表樣本;

 

(3)研究中所實際取得的樣本;

 

(4)實際獲致的母群(achievedpopulations)。

 

多位學者曾對外在效度的影響因素進行討論,所獲得的結論指出四個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它們分別為:選擇效果(selectioneeffcts)、情境效果(settingeffects)、歷史效果(historyeffects)和建構效果(constructeffects)。

 

在從事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考量時,上述幾個因素與研究處理(treatment)的相互影響必須逐一加以討論,例如:選擇與處理因子的相互關係(interactionofselectionandtreatment)、情境與處理因子的相互關係(interactionofsettingandtreatment)和歷史與處理因子的相互關係(interactionofhistoryandtreatment)。

 

寇克(T.D.Cook)與堪布(D.T.Campbell)在討論如何增進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時,提出三個模式:(1)對具代表性的母群實施隨機取樣;

 

(2)刻意的使取樣樣本包容最大的歧異度(heterogeneity);

 

和(3)印象的範例代表模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2 02:59 , Processed in 0.11230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