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羅賓斯,傑洛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3 04:29: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羅賓斯,傑洛姆

 

Robbins,Jerome(1918-1998)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芭蕾

 

人名。

 

美國芭蕾舞者、編舞家、戲劇指導及戲劇編舞家,原名傑洛姆,拉碧諾維茲(JeromeRabinowitz)。

 

由於曾隨最有名的古典派、現代派舞蹈教師學舞,也曾廣泛的接觸東方及西班牙舞蹈藝術,更曾隨音樂家,戲劇演員請益,所以有著相當厚實的藝術基礎。

 

他生於紐約市,剛開始在由新舞蹈聯盟(theNewDanceLeague)所贊助的現代舞蹈班學習,威廉.馬東(WilliamMatons)曾是他的指導教師。

 

恩利可.卻革堤(EnricoCecchetti)的學生──艾拉.達諾娃(EllaDagnova),艾蓮娜.普拉都娃(HelenePlatova)和鄂津涅.羅林(EugeneLoring)學芭蕾舞技巧。

 

1937年羅賓斯在舞蹈中心首次(theDanceCentre)演出賽尼亞.葛律克-桑朵(SeniaGluck-Sandor)和菲利西亞.梭瑞(FeliciaSorel)所編的舞作。

 

接著在百老匯演出《貴夫人》(GreatLady)及《禁入草地》(KeepOfftheGrass,1940)(第一次和喬治,巴蘭欽職業上的接觸)。

 

從1938年到1941年的每個夏天,在塔米蒙營(theTamimentCamp)演出後獲得紐約舞團作品《草帽輕歌劇》(TheStrawHatRevue,1939)中一主要角色。

 

由於他和阿尼塔.阿瓦瑞(AnitaAlvarez)在塔米蒙的搭擋情誼,促使他在紐約歌舞酒館劇院行動委員會中(TheatreActionCommitteeCabarets)演出而嶄露頭角。

 

接著在百老匯舞團學編舞,1940年畢業前他加入芭蕾舞劇院舞團(BalletTheatre),演出大衛.李欽(DavidLichine)所編的《特洛伊的海倫》(HelenofTroy,1942)和安東尼.都鐸(AntonyTudor)所編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andJuliet,1943)。

 

1944年他編了一支舞《自由幻想》(FancyFree)獲得相當好評,他開始以美國芭蕾編舞家而著名。

 

他最早的舞台歌唱劇《在城市》(OntheTown,1944)一直列在芭蕾劇院舞團的舞碼目錄上。

 

自從這兩方面都成功後,他的生活變成周旋於芭蕾舞和戲劇間。

 

在回到百老匯大量創作前,他為芭蕾舞劇院編了至少兩個以上的芭蕾舞作,例如:《複製品》(Facsimile,1946)和《夏天》(SummerDay,1947)。

 

他的百老匯秀包括於舞蹈史上最有名和被大眾公認為最好的作品,有從1945年的《百萬娃娃》(BillionDollarBaby)及1964年他最後的傑作《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ontheRoof)。

 

他受矚目的舞作包括:馬克.瑟內特(MackSennett)主演;

 

芭蕾舞系列表演《高跟鞋》(HighButtonShoes,1947)、《媽!

 

看我在跳舞》(LookMa,I´mDancing,1948)是以露西亞.伽斯(LuciaChase)真人真事所編的、《自由小姐》(MissLiberty,1949)、《叫我夫人》(CallMeMadam,1950)、《國王與我》(TheKingandI,1951)、《兩人公司》(Two´sCompany,1951)、《美妙城》(Woderfultown,1953)、專為瑪麗.馬當(MaryMartin)所編的《彼得潘》(PeterPan,1954)。

 

還有精彩的《湯馬叔叔的小屋》(SmallHouseofUncleThomas)系列,其中的西亞米士(Siamese)奴隸和妻子的一場表演是採自《湯姆叔叔的小木屋》(UncleTom´sCabin)而編的作品。

 

此外羅賓斯和鮑伯.佛士(BobFosse,1956)合編《鈴嚮了》(BellsAreRinging)後,他構思,指導及和彼得.葛納諾(PeterGennaro)合編了經典名作《西城故事》(WestSideStory,1957)。

 

此齣成功的歌舞劇拍成電影後大受全球影迷的喜愛,是大眾傳播史上最刺激的戲劇經驗,在對話加上前,影片從行人的動作到超人英勇的舞蹈而展開。

 

雖然許多人認為《西城故事》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其他人卻認為他的下一個歌舞劇《吉普賽》(Gypsy)才是他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我們可從不同的角度和技巧來看它。

 

羅賓斯以音樂與舞蹈加上台詞,描述人世間多變的感情世界,開場之前先以小孩的台詞「讓我娛樂你」(LetMeEntertainYou)為序言,全劇只有一位女性角色,未演之前是有些另人擔心的,這使《吉普賽》在指導和編舞上增加了許多的困難。

 

終場「蘿絲」上場,一點都沒有舞蹈動作,此劇或許只能當成最好的音樂專號來評估。

 

在歷經各種戲劇與演員工作室經驗後,羅賓斯回到百老匯去指導及搬上舞台《屋頂上的提琴手》,此劇在五十年後變成最常演出的歌舞劇,劇內以猶太語言(Yiddish-language)故事為基礎,敘述對古老祖國的懷念及對上一輩決定移民到美國的感謝。

 

第一場終場婚姻的場面是此劇最關鍵的一刻:一系列傳統舞蹈,以及完美的技巧達到最高潮。

 

羅賓斯在電影版的《西城故事》並沒有達到連映的現象。

 

雖然他的作品《彼得潘》在1955年首次在電視上映後,每年都重演,但是此後他並沒有再創影片舞蹈的另一高潮。

 

但是羅賓斯的芭蕾舞生涯也是相當成功,他只為極少數的舞團編舞,卻有大量作品出爐。

 

在紐約芭蕾舞團,最初以協同編舞者應聘,接著擔任該團的芭蕾教師之後,他為紐約芭蕾舞團編創了許多的作品。

 

初期,他編了一些具有社會意識及政治玄外之音的作品,例如:《客人》(TheGuests,1949),《憂慮的年代》(AgeofAnxiety,1950)及有關種族歧視的《籠子》(TheCage,1951)。

 

1950年代晚期,他離開舞團,自組美國芭蕾舞團(BalletsU.S.A),為此舞團,他採用他@貫的芭蕾舞劇風格,編了兩部作品《紐約外銷:爵士作品》(NewYorkExport:OpusJazz)及《三乘以三》(33)。

 

另一部優秀的芭蕾舞作《動》(Moves),此舞沒有輝煌的曲調,沒有芭蕾的動作,甚至以絕對的無聲而聞名。

 

1960年代早期回到城市芭蕾舞團,他花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才嚐試創作較具抽象與浪漫色彩的作品──《舞在群眾》(DancesataGathering,1969),一系列芭蕾舞作加上蕭邦(Chopin)的鋼琴演奏曲。

 

另一部作品《在夜□》(IntheNight,1970)是比《舞在群眾》規模小一點,但是一樣令人印象深刻。

 

它的《第三個二重唱》被許多人認為羅賓斯晚期作品的縮影,和其他作品比較下,僅停留在浪漫芭蕾系列水平上,有另兩部作品擴展了他的一貫語言及觀眾的尺度和時間,例如:《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Variations,1971)和《水車》(Watermill,1972)。

 

接著他為舞團改編了安斯基(Ansky)猶太戲劇的經典之作《鬼》(Dybbuk,1974)。

 

為舞劇而引薦蘇珊.法賀勒(SuzanneFarrell)為彼得.馬丁(PeterMartins)在《G大調》中(InGMajor,1975)搭擋,最後他結集一部未完成作品《草圖冊》(ASketchBook),內容是從浪漫雙人舞到對十八世紀男性禮節的訓練之研究。

 

羅賓斯的風格是純美國式典型代表,他不斷創新的能力令人相當驚訝,他的靈感來自真實生活中,表現出一個無憂無慮,熱忱而略帶童真的個性。

 

以他的觀點,覺得一個藝術主題偶爾無法涵蓋各個主流思想及舞者所要表達的訊息,在這方面,他和巴蘭欽所見略同,他們一致認為應該盡可能的在舞蹈中刪掉默劇部分,而增加音樂的重要性。

 

他和巴蘭欽不同地方就是比較重視視覺效果,較不抽象,即使在最晦暗的作品中,也能找出對生命熱愛的訊息。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9 19:43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