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寶寶的逆向思維】
什麼叫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指換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
人類的思維具有方向性,存在著正向與反向之差異,由此產生了正向思維與反向思維兩種形式。
正向思維與反向思維只是相對而言的,一般認為,正向思維是指沿著人們的習慣性思考路線去思考,而反向思維則是指背逆人們的習慣路線去思維。
人們解決問題時,習慣於按照熟悉的常規的思維路徑去思考,即采用正向思維,有時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然而,實踐中也有很多事例,對某些問題利用正向思維卻不易找到正確答案,一旦運用反向思維,常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因此反向思維是擺脫常規思維羈絆的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培養逆向思維的好處。
小時候我們閱讀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逆向思維的典型例子。
有人落水,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面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夥伴性命。
我們生活中很多產品有些是科學家運用逆向思維創造出來的。
逆向思維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逆向思維會使你獨辟蹊徑,在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現,有所建樹,從而制勝於出人意料。
逆向思維會使你在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中獲得最佳方法和途徑。
生活中自覺運用逆向思維,會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從而使辦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每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從小培養寶寶的逆向思維對寶寶的成長大有裨益。
寶寶發展逆向思維的階段。
第一階段:1-4歲。
對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通過給孩子創設一個輕松、有趣 、愉快的遊戲環境,讓他萌發思考的興趣,並自己動手操作,讓孩子經常處於積極活動的狀態之中。
第二階段:4~5歲。
孩子思維活動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孩子逆向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 。
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已經進入具體形象階段。
孩子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他對事物表象的聯想來進行思維。
這時的孩子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對它進行概括。
對於熟悉的事物,孩子開始能進行簡單的抽象邏輯思維。
孩子會運用分析、比較等思維形式,對事物作出判斷和推理。
對4~5歲的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 ,發展他的語言,幫助孩子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問題,並作出判斷。
第三階段:5~6歲。
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比較迅速的發展起來了,這為他入學奠定了智力基礎。
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能使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進行思維活動了。
孩子的理解能力快速地發展起來了。
這時的孩子不但能廣泛了解事物的現象,而且開始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結果、本質、相互關系等等。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逆向思維處於高度發展階段。
孩子 開始根據不同事物內部的共同特點來進行概括、分類,推理也開始由表面、直接轉向內在、間接。
對5~6歲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幫助孩子從相反的視角去看固有的觀點、慣常的看法,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並通過各種創造活動發展他的逆向思維。
培養逆向思維的方法。
1 重構經典故事。
選擇一些寶寶喜歡的經典的童話或寓言故事,引導寶寶從另外的角度從小構想故事的結局,讓寶寶意識到事物具有許多不同的方面。
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
如果白雪公主聽從七個小矮人的話,不吃毒蘋果。
那麼她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2 句式轉換,在和寶寶的日常對話中,可以特意訓練寶寶的思維轉換。
比如:“ 寶寶在凳子下方”。
轉換為“凳子在寶寶上方”。
3 簡單“頭腦風暴法”。
針對某個問題,一個團體的人聚在一起各抒己見。
比如,讓寶寶說說一只鉛筆能用來做什麼?鼓勵寶寶開動腦筋,說出的用途越多越好。
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的切入點。
引導寶寶的逆向思維,年齡和認知發展水平是個關鍵,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不同年齡和不同的認知水平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進行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不妨試從以下幾點切入: 1、從順序上,即可以是空間順序,比如上變下、前變後、左變右。
在躲貓貓的時候可以要求寶寶躲在媽媽的後面,也可以說成媽媽遮在了寶寶的前面。
還有就是在時間順序上:早變晚、先變後、快變慢。
讓寶寶們發現馬路上的汽車比自行車開得快,自行車比汽車行得慢等等。
2、看外形,直觀的事物最能引起寶寶們的興趣。
所以我們可以借助看得見的東西 ,鼓勵寶寶從另一個側面去思考。
猜猜這是誰的影子;或者一張的平面圖形的紙經過少許加工就可以讓紙站起來變成立體的圖形。
3、看特點,和寶寶一起觀察事物,區分事物的許多相反的屬性和特點。
幫助寶寶學會分類,家裏的玻璃杯、碗、勺子是可以一直用的,但是紙巾、快餐盒是一次性的,用過就不能用了。
引用:http://www.pcbaby.com.cn/qzbd/zqjy/1103/9931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