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二 諸傷門 傷寒2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1 15:4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二 諸傷門 傷寒24

 

文學范鉉甫孫振麟。

 

於大暑中患厥冷自利。

 

六脈弦細芤遲,而按之欲絕。

 

舌色淡白。

 

中心黑潤無苔。

 

口鼻氣息微冷。

 

陽縮入腹,而精滑如冰。

 

問其所起之由。

 

因臥地晝寢受寒。

 

是夜連走精二度。

 

忽覺顱脹如山。

 

坐起暈倒。

 

便四肢厥逆。

 

腹痛自利。

 

胸中兀兀欲吐。

 

口中喃喃妄言。

 

與濕溫之証不殊。

 

醫者誤為停食感冒,而與發散消導藥一劑。

 

服後胸前頭項汗出如漉。

 

背上愈加畏寒,而下體如冰。

 

一日昏憒數次,此陰寒挾暑。

 

入中手足少陰之候。

 

緣腎中真陽虛極。

 

所以不能發熱。

 

遂擬四逆加人參湯。

 

方用人參一兩。

 

熟附三錢。

 

炮薑二錢。

 

炙甘草二錢。

 

晝夜兼進。

 

三日中進六劑。

 

厥定。

 

第四日寅刻陽回。

 

是日悉屏薑附。

 

改用保元。

 

方用人參五錢。

 

黃 三錢。

 

炙甘草二錢。

 

加麥門冬二錢。

 

五味子一錢。

 

清肅膈上之虛陽。

 

四劑食進。

 

改用生料六味加麥冬、五味。

 

每服用熟地八錢。

 

以救下焦將竭之水。

 

使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徐君育素稟陰虛多火,且有脾約便血証。

 

十月間患冬溫發熱咽痛。

 

裡醫用麻黃、杏仁、半夏、枳、橘之屬。

 

遂喘逆倚息不得臥。

 

聲颯如啞。

 

頭面赤熱。

 

手足逆冷。

 

右手寸關虛大微數,此熱傷手太陰氣分也。

 

與葳蕤、甘草等藥不應。

 

為製豬膚湯一甌。

 

令隔湯燉熱。

 

不時挑服。

 

三日聲清。

 

終劑而痛如失。

 

國學鄭墨林夫人。

 

素有便紅。

 

懷妊七月。

 

正肺氣養胎時,而患冬溫咳嗽。

 

咽痛如刺。

 

下血如崩。

 

脈較平時反覺小弱而數,此熱傷手太陰血分也。

 

與黃連阿膠湯二劑。

 

血止。

 

後去黃連加葳蕤、桔梗、人中黃。

 

四劑而安。

 

太倉州尊陳鹿屏夫人。

 

素患虛羸骨蒸。

 

經閉少食。

 

偶感風熱咳嗽。

 

向來調治之醫。

 

誤進滋陰清肺藥二劑。

 

遂昏熱痞悶異常。

 

邀石頑診之。

 

脈見人迎虛數而氣口濡細。

 

寸口瞥瞥而兩尺搏指。

 

此肝血與胃氣皆虛。

 

復感風熱之象。

 

與加減蔥白香豉湯。

 

一服熱除痞止。

 

但咳則頭面微汗。

 

更與小劑保元湯調之而安。

 

同道王公峻子。

 

於四月間患感冒。

 

昏熱喘脹。

 

便秘。

 

腹中雷鳴。

 

服硝、黃不應。

 

始圖治於石頑,其脈氣口弦滑而按之則芤,其腹脹滿而按之則濡,此痰濕挾瘀。

 

濁陰固閉之候。

 

與黃龍湯去芒硝易桂、苓、半夏、木香。

 

下瘀垢甚多。

 

因宿有五更咳嗽。

 

更以小劑異功加細辛調之。

 

大抵腹中奔響之証。

 

雖有內實當下,必無燥結。

 

所以不用芒硝,而用木香、苓、半也。

 

用人參者。

 

借以資助胃氣。

 

行其藥力,則大黃輩得以振破敵之功。

 

非謂虛而兼補也。

 

當知黃龍湯中用參,則硝、黃之力愈銳。

 

用者不可不慎。

 

貳尹閔介眉甥媳。

 

素稟氣虛多痰。

 

懷妊三月。

 

因臘月舉喪受寒。

 

遂惡寒不食。

 

嘔逆清血。

 

腹痛下墜。

 

脈得弦細如絲。

 

按之欲絕。

 

與生料乾薑人參半夏丸二服。

 

不應。

 

更與附子理中。

 

加苓、半、肉桂調理而康。

 

門人問曰:嘗聞桂、附、半夏。

 

孕婦禁服,而此並行無礙。

 

何也?曰:舉世皆以黃芩、白朮為安胎聖藥。

 

桂、附為隕胎峻劑。

 

孰知反有安胎妙用哉。

 

蓋子氣之安危。

 

系乎母氣之偏勝。

 

若母氣多火。

 

得芩、連則安。

 

得桂、附則危。

 

母氣多痰。

 

得苓、半則安。

 

得歸、地則危。

 

母氣多寒。

 

得桂、附則安。

 

得芩、連則危。

 

務在調其偏勝。

 

適其寒溫。

 

世未有母氣逆而胎得安者,亦未有母氣安而胎反墮者。

 

所以金匱有懷妊六七月。

 

胎脹腹痛惡寒。

 

少腹如扇。

 

用附子湯溫其臟者。

 

然認証不果,不得妄行是法。

 

一有差誤。

 

禍不旋踵。

 

非比芩、朮之誤。

 

猶可延引時日也。

 

館師吳百川子。

 

年二十餘。

 

素有夢交之疾。

 

十月間患傷寒。

 

頭疼足冷。

 

醫用發散消導。

 

屢汗而昏熱不除。

 

反加喘逆。

 

更一醫。

 

用麻黃重劑。

 

頭面大汗。

 

喘促愈甚,或者以為邪熱入裡。

 

主用芩、連,或者以為元氣大虛。

 

議用冬、地。

 

爭持未決。

 

始求治於石頑。

 

診之六脈瞥瞥。

 

按之欲絕。

 

正陽欲脫亡之兆。

 

急須參、附。

 

庶可望其回陽。

 

遂疏回陽返本湯。

 

加童便以斂陽。

 

一劑稍寧。

 

三啜安臥。

 

改用大劑獨參東加童便。

 

調理數日。

 

頻與稀糜而安。

 

洪德敷女。

 

於壬子初冬。

 

發熱頭痛。

 

胸滿不食。

 

已服過發散消導藥四劑。

 

至第六日。

 

周身痛楚。

 

腹中疼痛。

 

不時奔響。

 

屢欲圊而不可得。

 

口鼻上唇。

 

忽起黑色成片。

 

光亮如漆。

 

與玳瑁無異。

 

醫者大駭辭去。

 

邀石頑診之。

 

喘汗脈促,而神氣昏憒。

 

雖証脈俱危。

 

喜其黑色四圍有紅暈鮮澤。

 

若痘瘡之根腳。

 

緊附如線。

 

他處肉色不變。

 

許以可治。

 

先與葛根黃芩黃連湯。

 

加犀角、連翹、荊、防、紫荊、人中黃。

 

解其肌表毒邪。

 

俟其黑色發透。

 

乃以涼膈散加人中黃、紫荊、烏犀。

 

微下二次。

 

又與犀角地黃東加人中黃之類。

 

調理半月而安,此証書所不載。

 

惟龐安常有玳瑁瘟之名,而治法未備。

 

人罕能識。

 

先是牙行徐順溪患此。

 

誤用發散消克藥過多。

 

胃氣告匱。

 

辭以不治。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9 01:55 , Processed in 0.0771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