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二穀部粳米】
粳米
即常食之米也。
感天地沖和之氣,得造化生育之功,為穀中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
《經》曰:安穀則昌,絕穀則亡。
仲景曰:人受氣於水穀,以養神水,穀盡而神去。
自上古聖人樹藝至今,不可一日無此也。
稟土德之正,其味甘、淡,性平,無毒。
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固之而強健。
《本經》:益氣止煩,止泄,特其余事耳。
入白虎湯,治作勞人傷寒發熱,虛羸少氣,氣逆上衝欲吐。
入桃花湯,治少陰病下痢膿血,或腹滿下如魚腦者。
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一半全一半末),乾薑一兩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七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聖濟方》:小兒出生無皮,色赤,但有紅筋,乃受胎未足也。
用早白米粉,撲之肌膚,自生。
《千金方》:嗜食生米成瘕,用白米五合,雞屎白一升,同炒焦為末,水一升。
頓服,少時吐出瘕如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
米,即稻芽也。
味甘,氣溫,無毒。
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
粳米,益氣填滿中焦,止瀉平和五臟。
合芡實煮粥,明目強志,益精入心肺二經,拯病煎湯尚白,充飧為飯須熟,藥中每用取甘以補正氣,益不足。
陳年米,尤易消化,善調脾胃,止瀉痢,渴煩,開胃進食健脾。
更卻胃熱。
穀芽,消食,與麥芽同等。
溫中乃穀 偏長。
主治(痘疹合參) 粳米,氣微寒。
主益氣,止煩渴泄瀉,平和五臟,補益胃氣。
陳黃米,氣溫,益真氣,而和胃氣,除煩渴而止泄瀉,開胃進食。
凡痘瀉渴者,宜炒熟煮湯飲之最宜。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