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木部蜀椒】
蜀椒
稟火金之氣,得南方之陽,受西方之陰、故味辛溫大熱,有毒。
氣味俱濃,陽也。
入手足太陰,兼入手厥陰經,故其主治皆脾、肺二經。
外而肌肉皮毛,內而腸胃結滯,得此辛溫,內外俱解矣。
其瘕結乳疾者,以能入右腎命門,補元陽相火,則 結自消,療鬼疰蠱毒,殺蟲魚蛇毒者,以其得陽氣之正,能破一切幽暗陰毒矣。
外邪散則關節調,內病除則血脈通也。
去核及閉口者,微炒出汗,乘熱入竹筒中,搗去裡面黃殼取紅用。
蜀椒,殺鬼疰蠱毒,蟲魚蛇毒,寒濕痹痛,溫中下氣,心腹留飲,宿食瘕結,字乳余疾,耐寒暑,通腠裡,除骨節皮膚死肌,療傷寒溫瘧不止。
上退兩目翳膜,下驅六腑沉寒。
通血脈,開鬼門,仍調關節,堅齒發,暖腰膝,尤縮小便,理風邪,禁咳逆之邪,治噫氣,養中和之氣,消水腫黃膽,止腸 痢紅,不可多食,乏氣失明,口閉者殺人。
蜀椒且能行滲道,不行穀道,行水治水腫,定痰喘,劫藥斂汗捷方。
葉和艾蔥醋搗爛。
罨內外腎吊痛,敷 氣伏梁。
又種秦椒。
主遍身惡風,散四肢痿痹,治口齒浮腫動搖。
喉痹吐逆,調產後腹痛余疾。
經閉不通。
按:川椒,稟火金之氣,性下達命門,益下不衝上,蓋導火歸元。
除濕消食,溫脾補腎之劑也。
稟南方之陽,故入腎而扶陽益火,受西方之陰,故入肺而止嗽下氣,乃玉衡星之精,善辟疫伏邪,此歲且有椒柏酒也。
若陰虛火旺之人,在所大忌。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