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方脈鼻衄齒衄舌衄肌衄合參】
方脈鼻衄齒衄舌衄肌衄合參
鼻氣能通於腦,血上溢於腦,故從鼻而出,名為鼻衄。
若因風寒暑濕,流傳經絡,涌泄清道而致者,皆外所因,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皆能動血,隨氣上溢而致者,皆內所因,飲酒過多炙爆辛熱,或墜車損撲而致者,皆不內外因也。
《原病式》曰:衄者。
陽熱怫鬱於足陽明經。
丹溪曰:衄血出於肺,言肺者,以竅言也。
言陽明者,以血海言也。
又有洗面而衄,日以為常,猶風行水動,面熱而陽明之火上升,血亦隨之也。
若產後口鼻有黑氣及鼻衄者,名胃絕,此症多不可治。
遇有此者,急取緋線一條,並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系中指節即止。
衄不止而頭汗者,死。
凡血從齒縫中,或齒根出者,謂之齒衄。
有風壅,有腎虛,風壅者,消風散外,以祛風擦牙散。
腎虛者,以腎主骨,齒者骨之余,虛火上炎,服涼藥而愈甚者,此屬腎經下虛上盛,宜鹽湯下安腎丸,仍用青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擦之。
然少陰氣多血少,故其血必點滴而出,齒亦隱隱而痛,多欲者犯之,亦有胃熱而牙斷出血者,陽明氣血俱多,火旺則血如潮涌,善飲者多犯此,宜清其熱,清胃散主之。
有毛竅中出血者,名曰肌衄。
因陽氣怫鬱於內,不能敷揚於外,致陰血上乘陽分,留淫腠理,日久陽氣開發,則陰血不能歸經,故血從毛竅出也。
宜開鬱清氣涼血之劑,如相火內動,而乘陰分以致熱血沸騰者,宜滋陰降火之劑,前人主乎肺熱,以肺主皮毛也。
用男胎發燒灰撲之,有因大喜傷心,喜則氣散,血隨氣而溢於表者,宜涼心以斂之。
胸前有一孔,常出血水,名曰心漏,用嫩鹿茸去毛,酥炙,附子,炮,去皮、臍,鹽花共末,棗肉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兼治腎虛腰痛如神。
舌衄者,舌上無故出血如線不止,或如管孔者是也。
宜香薷汁一升,日三服,外以槐花炒末,干摻之。
耳中出血,少陰火動也。
龍骨燒灰,吹入即止。
血分三部,藥有輕重。
犀角地黃湯,治上血,如吐衄之類;桃仁承氣湯,治中血,如血蓄中焦下痢膿血之類;抵當湯丸,治下血,如蓄血如狂之類,此治有餘血症之大概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