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傷寒大小總論合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4 10:4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傷寒大小總論合參

 

傷寒大小總論合參

 

傷寒一症幼科方論甚少,故為總論合參,庶由深而得淺易耳。

 

仲景曰: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冒觸之者,乃名傷寒。

 

然小兒之傷寒,與大人無異,所異治者,夾驚而已,但八歲以下無傷寒,不過感冒傷風,故散利敗毒,尤非幼稚所宜也。

 

凡冬日受寒,至春陰與陽氣相搏而發,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惟自霜降以後,春分以前,體中寒邪,殺厲之氣,而即壯熱頭疼者,方是正傷寒也。

 

復有冬日大溫而病,名曰冬溫,至三四月或有暴寒卒冷,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則輕,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此皆時行瘟疫,為類傷寒也,故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冒觸之者,其病伏焉。

 

《經》曰: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風氣通肝,肝以春旺,木勝脾土,故洞泄生也。)

 

夏傷於暑,秋為 瘧。

 

(夏熱已甚,秋陽復收,陽熱相攻,則為 瘧, ,老也,亦曰瘦也。)

 

秋傷於濕,上逆而 ,(秋濕既勝,冬水復旺,水來乘肺,故咳逆病生。)

 

發為痿厥。

 

(濕氣內攻則咳逆,外散筋脈則痿弱。)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冬寒且凝,春陽氣發,寒不為釋,陽怫於中,寒怫相持,故為溫病。)

 

其有即發而為病者,謂之傷寒,言其病之原也。

 

《內經》謂之病熱,言其病之候也,蓋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得寒則痛,衛得風則熱,風寒一傷,使人毫毛筆直,皮竅閉而為熱,名曰傷寒。

 

始病三日,病傳三陽,一二日太陽受病,其絡上連風府,故必身熱頭疼,腰脊卒強,脈則尺寸俱浮。

 

二三日陽明受病,其脈起於鼻,絡於目,故必鼻干目疼,身熱而臥不寧。

 

《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

 

脈則尺寸俱長。

 

三四日少陽受病,其脈循脅通耳,故脅痛而耳聾,脈則尺寸俱弦,如脈不沉細而帶數,且猶惡風惡寒,見人藏身,引衣密隱,是為表症,未入於腑,但可取汗而已。

 

若四五日,尺寸俱沉細者,是太陰受病也。

 

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必腹滿而嗌干,脾經壅而成熱。

 

五六日少陰受病,尺寸俱沉,其脈貫於腎,絡於肺,故必口燥舌乾而渴,至此而熱氣漸深矣。

 

六七日厥陰受病,尺寸俱緩,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必煩滿,舌卷囊縮而搐,此熱氣已盡聚於內,極深極重,陽熱既極,陰氣消亡,故必出頭露面,揚手擲足,掀衣氣粗,口渴煩燥,如有便結等候,宜用大承氣湯下之,以承領其一線之陰,使陰氣不盡,為陽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

 

既有下多亡陰之大戒,復有急下救陰之活法,故曰一二日可發表而散,三匹日宜和解而痊,五六日便實,方可議下,七八日不解,又復再傳,如遇傳分不依日數,或兩感等症則又不可一例也。

 

如不兩感於寒,不加異氣,則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而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已津生已而能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縮自愈,小腹亦平,其邪皆去,則病患精神自爽也。

 

若至六七日而頭痛更甚,此又於太陽傳起,以至厥陰,名曰二候:若至十三日而病復如是,是謂三候;一候則病,二候病甚,三候病必危矣。

 

正氣內虛,邪氣獨勝,故熱不已也。

 

脈若尺寸俱沉陷者,是屬陽亡,必死之候。

 

然傷寒有合病、有並病,或嘔、或痢者,何也?合病者,三陽俱受其邪,脈候皆現,相合約病,而不傳者是也。

 

並病者,如太陽病尚未解,即並與陽明俱病,二陽相並,而共病是也。

 

然陽氣太盛,則裡氣不寧,因上逆而為嘔,或下行而為痢矣。

 

脈若陰陽俱盛而緊澀者,是傷寒病熱未痊之脈也。

 

如再感於寒,則寒熱相搏,變為溫瘧。

 

若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此內外皆熱之脈也。

 

如更感溫熱之氣,則又變為溫毒。

 

溫毒者,表裡俱熱為病最重也。

 

然傷寒再經,有陽結,有陰結,陽結者,不大便而能食,其脈浮數者是也。

 

陰結者,大便秘不能食,其脈沉遲者是也。

 

陽結必於十七日而解,陰結必於十四日而解者,何也?十七日是傳至少陰腎經也。

 

腎為水,陽為火,水制火,故結自解也。

 

十四日是傳至陽明胃也。

 

胃屬土,陰為水,土制水,故結自解也。

 

總陽遇陰解,陰遇陽解耳。

 

然傷寒治法,宜和解。

 

便宜和解,可汗便宜汗之,可下便宜下之,陽盛陰虛,則邪乘虛而入於裡,下之則除其內邪而愈,汗之則竭其津液而死。

 

陰實陽虛,則邪僅客於腠理,而未能入,汗之則邪自散而愈,下之則邪盡入而凶。

 

亦有身戰大汗而解者,是邪與正爭,乃正氣勝邪,大汗而解,有不汗不戰而解者,因內無津液,故不汗耳,其身必微癢。

 

若欲解而身反大熱者,是邪氣遠表也。

 

至若熱久而不已者,是內亡津液,陰虛不能退陽。

 

胃虛者,補土以藏陽,陰虛者,養陰而退火,則余熱自己也。

 

若在初起一二日間,又非津液枯少,如連汗三劑而不汗出者,是邪氣恣盛,陽不能勝,必成大疾而死。

 

若譫語狂煩者,是陽症也。

 

其脈浮大者生,沉細者死。

 

又若額上汗多而喘,小便不利而頻,是陽氣上逆,陰氣下流,而陰陽離矣。

 

如體形不仁,振振惡寒者,是榮衛絕而陽亡也。

 

如水漿不入者,是胃氣絕也。

 

如發熱不已,身汗如油,喘不休者,是正氣脫而邪氣勝也。

 

此等之症,並決必死。

 

小兒之傷寒,二三日散得為妙,蓋元氣未足,不能耐病,如日久深入經絡,則搏耗氣血,而成慢驚者有之,或邪氣不散,余熱不退者有之,或行動不調,變成勞復者有之,或脾虛飲食不化,為食復者有之,或邪熱未退,復感於寒,變瘧疾者有之。

 

凡暮熱朝涼為陰虛,若日晡潮熱為胃實,蓋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晡屬陽明,傷寒症中,日脯潮熱為胃實,無虛症耳。

 

傷寒專祖仲景。

 

凡讀仲景書,須將傷寒與中寒分為二門,逐一辨明,庶不使陰陽二症混亂。

 

夫傷寒治之得其綱領,分以邪正虛實,真假寒熱,則治之不難也。

 

若求之多歧,則支離矣。

 

先以陽症言之,夫既云傷寒,則寒邪自外入內而傷之也。

 

其入則有淺深次第,自表達裡,先皮毛次筋肉,又次筋骨腸胃,此其漸入之勢也。

 

風寒之初入,必先太陽,寒水之經,便有惡風、惡寒、頭痛脊痛之症。

 

寒鬱皮毛是為表症,脈浮緊無汗為傷寒,以麻黃湯發之,得汗為解。

 

然邪之所湊,豈有定所,亦不必拘以傳畢六經而方愈也。

 

故仲景立法,言在表發散,在中和解,在裡攻下,隨其邪之所在而驅散之,不過使邪熱退而正氣復行耳。

 

若浮緩有汗為傷風,用桂枝湯散邪,汗止為解。

 

若無頭疼惡寒,脈又不浮,此為表症罷而在中,中者何?表裡之間也,乃陽明少陽之分,脈不浮不沉,在乎肌肉之間,謂皮膚之下也。

 

然有二焉,若微洪而長,即陽明脈也。

 

外證鼻干不眠,用葛根湯以解肌。

 

脈弦而數,少陽脈也。

 

其症脅痛耳聾,寒熱往來而口苦,以小柴胡湯和之,蓋陽明少陽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也。

 

若有一毫惡寒,尚在表也。

 

雖入中還當兼散邪,過此為邪入裡為實熱,脈沉實洪數有力,外症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掀衣氣粗,揚手擲足,四肢燥熱,身輕易於轉側,六七日不大便;明其熱入裡而腸胃燥實也。

 

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二承氣湯,大便通而熱愈矣。

 

以陰症言之,初起便怕寒,手足厥冷,或戰栗,身靜氣短少息,目不了了,水漿不入,二便不禁,喜向壁臥,閉目不欲見人,唇口不紅,蜷臥不渴,腹痛腹滿,嘔吐泄瀉,或口出涎沫,面慘息冷,引衣自隱,身重難於轉側,不發熱而脈沉遲,或細數無力,此自陰經受寒,即真陰症。

 

不從陽經傳入熱症治例,更當看外症何如,輕則理中湯,重則薑附湯、四逆湯以溫之,不可少緩。

 

《經》所謂: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此法人皆知之,至於發熱面赤,煩燥,揭去衣被,脈大無力者,人皆不識,認作陽症,誤設寒藥,死者多矣。

 

不知陰症不分熱與不熱,不論脈之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伏陰,急與五積散,一服通解表裡之寒。

 

若內有沉寒,必須薑附溫之。

 

若作熱治,而用涼藥,則渴愈甚而躁愈急,豈得生乎?此取脈不取症也。

 

寒中於表宜汗,寒中於裡宜溫,蓋人之一身,以陽氣為主,《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寒者,陰慘肅殺之氣也。

 

陰盛則陽衰,迨至陽竭陰絕則死矣。

 

仲景著書,先從傷寒以立論者,誠欲以寒病為綱,而明其例也。

 

其在三陽者,則用桂麻柴葛之辛溫以散之,其在三陰者,非假薑附桂萸之辛熱,參術炙草之甘溫,則無以祛其陰冷之邪,而復其若天與日之陽也。

 

諸傷寒濕者,視此皆可以類推為治矣。

 

何後人不明病情之至理,竟將傷寒立一門,設一局,過求其端,反增其惑,尚異立說,流散無窮。

 

凡遇病者頭疼發熱,即謂傷寒,太陽受邪,實非其病,必加是法,默受夭枉,不可勝數。

 

(張)深憫其厄,謹竭鄙見,有《評傷寒論》一篇,列於一卷之內,痛言其弊,幸高明鑒諸。

 

六腑屬陽,若陽經受寒,邪先發於太陽。

 

五臟屬陰,若陰經受寒,邪必發於太陰。

 

陽經發病,必先除表清利邪熱,六七日後愈;陰經發病,必須溫托,扶正卻邪。

 

臟病無瀉法,二七後乃愈,故傷寒者,由皮毛而後入臟腑,初雖惡寒發熱,而終為熱症,其人必素有火者。

 

中寒者,直入臟腑,始終惡寒,而並無發熱等症,其人必無火者。

 

一則發表攻裡,一則溫中散寒,兩門判然明白,何至混雜於中,而使後人疑誤耶?然相傳拘於七日者,蓋以五臟之傳,十二時奇而傳一經,則七日始能傳遍也。

 

況天地之氣,七日來復,人之胃氣,亦從七日復也。

 

太陽經表之表也,行身之背;陽明經,表之裡也,行身之前;少陽經,半表半裡也,行乎兩脅之旁。

 

過此則少陰、太陰、厥陰,其入臟而為裡。

 

凡傷寒溫病初發,邪在於表,必頭疼身熱,病屬三陽,即於此時急表散之,如冬月即病,宜用辛溫、辛熱以汗之;春溫夏熱,宜用辛涼辛寒甘寒以汗之。

 

汗後身涼脈靜,無所傷犯,病不復作而愈。

 

如投藥濡滯,或病重藥輕,不散之於表,致邪熱內結,病屬三陰,須下乃愈。

 

內虛之人,不勝下藥,多致危殆。

 

種種難治,皆失於不早散也。

 

中寒之症,身強口噤,眩運無汗,或自汗者,腠理素虛而陽微也。

 

傷寒發熱,中寒不發熱,以此為異,蓋陽動陰靜,陰寒既鬱而成熱,遂從乎陽,傳變不一,靡有定方。

 

不熱者,陰邪一定而不移,則不變也。

 

外寒所受皆同,惟裡之有火無火,所以為中為傷乃異耳。

 

《醫貫》云:陰毒病者,腎本虛寒,或傷冷物,或感寒邪,或汗後亡陽,以致手足指甲皆青,腹中絞痛,四肢逆冷,虛汗恍惚,鄭聲嘔吐,倦怠身痛,六脈沉微,或尺衰寸盛,或沉細而急者,四逆湯、理中湯:無脈者,通脈四逆湯;陰毒,甘草湯;臍中蔥熨氣海、關元,著艾炙之,乃用溫和補氣之藥,通其內外,以復陽氣。

 

若俱不救,死症也,五日內可治,六七日不可治。

 

然陰症而見陰候,人易知之,至於反常,則不易曉,如發熱面赤煩躁,揭去衣被,飲冷脈大,誤認為陽症,投寒藥死者多矣。

 

必須憑脈下藥,不問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按至筋骨全無力者,必有伏陰在內,所以逼陽在外,斷不可與涼藥,所謂陽欲暴脫者,外顯假熱也。

 

故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

 

讀丹溪書而不讀薛氏書,則真陰真陽不明,而殺人亦多矣。

 

東垣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世間內傷者多,外感者間而有之,此一間字,當作五百年間出之間,甚言其無外感也。

 

東垣《脾胃論》與夫《內傷外感辨》,深明飢飽勞逸發熱等症,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正氣得力,始能推出寒邪。

 

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散。

 

以補中益氣湯一方為主。

 

加減出入,如內傷兼傷寒者,以本方加麻黃;兼傷風者,本方加桂枝;兼傷暑者,本方加黃連;兼傷濕者,本方加羌活。

 

實萬世無窮之利,東垣特發明陽虛發熱之一門也。

 

然世間真陰虛而發熱者十之六七,亦與傷寒無異,反不及論,何哉?今之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先賢之治法已窮,豈知丹溪發明之外,尚有不盡之旨乎?予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人熱而亦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大劑,一服即愈。

 

如見下部惡寒足冷,上部躁極渴甚,或欲飲而反吐,即以六味湯中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凍飲料,下咽即愈,以此活人多矣。

 

再舉傷寒口渴一症言之,邪熱入於胃腑,消耗津液故渴,恐胃汁乾,急下之以存津液。

 

其次者,但云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多與,並無治法,縱有治者,徒知以芩、連、枝、柏、麥冬、五味、花粉,甚則石膏、知母以止渴,此皆有形之水,以沃無形之火,徒使與火相爭,安能滋腎中之真陰也。

 

若以六味地黃大劑服之,其渴立愈,何至傳至少陰,而成燥實堅之症乎?既成燥實堅之症,仲景不得已而以承氣湯下之。

 

此權宜之霸術,然諄諄有虛人老弱人之禁,故以大柴胡代之。

 

陶氏以六乙順氣湯代之,豈以二湯為平易乎?代之而愈,所喪亦多矣。

 

況不愈者十之八九哉!當時若多用六味地黃飲子,大劑服之,取效雖緩,其益無窮。

 

況陰虛發熱者,小便必少,大便必實,其上症口渴煩躁,與傷寒無異,彼之承氣者,不過因亢則害,下之以承真陰之氣也。

 

今直探其真陰之源而補之,如亢旱而甘霖一施,土水皆濡,頃刻為清涼世界矣,何不可哉?!況腎水既虛矣,復經一下之後,萬無可生之理,慎之,慎之!此趙氏之創論,實探本窮源之學也。

 

按陰盛格陽,陽盛格陰,二症至為難辨,蓋陰盛極而格陽於外,外熱而內寒,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外冷而內熱,《經》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也。

 

當於小便分之,便清者,外雖燥熱,而中必寒;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必熱。

 

再看口中燥潤及舌苔淺深,蓋舌為心苗,應南方火邪,在表則未生苔,邪入裡,津液搏結則生苔,而滑苔白者,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在半表半裡也。

 

熱入漸深,則燥而澀,熱聚於胃矣,宜用承氣、白虎。

 

若熱病口乾舌黑,乃腎水行於心火,熱益深而病篤矣。

 

然亦有苔黑屬寒者,必舌無亡刺,口有津液也。

 

即小便之赤白,口中之潤燥,舌苔之滑澀,亦皆因乎津液之榮枯,未足憑以遽斷寒熱也。

 

故尤宜以脈之有力無力細辨之。

 

總之,醫家治者,須隨機應變,活潑潑地,不可膠執一方,不可泥滯一藥,不必以藥治病,惟以藥治脈可也。

 

古今氣運不同,舊方新病,何能符合?只可讀其書,廣其義,考其方,得其理,潛心默究,自得其神,即羅氏譬之折舊料而改新房,備必工穩耳。

 

外感頭痛,常常而痛,痛猶外束也。

 

內傷頭痛,時作時止,痛猶內脹也。

 

此由血虛,而虛火沖入泥丸宮也。

 

內傷手心熱,手背不熱,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

 

治陰症以救陽為主,治傷寒以救陰為主。

 

然傷寒縱有陽虛當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盈,而陰分可受陽藥者,方可回陽。

 

若面黧舌黑,身如枯柴,一團邪火內燔者,則陰已先盡焉。

 

敢回陽益劫其陰耶! 《傷寒論》曰:陰症得陽脈者,生;陽症得陰脈者,死。

 

人皆奉其言,未知繹其義,夫正虛邪旺,久而不痊,但與補正,則邪自除,此必見虛衰之陰脈也。

 

正氣實者,多見陽脈,正氣虛者,多見陰脈。

 

症之陽者,假實也。

 

脈之陰者,真虛也。

 

陳氏曰:凡察陰症,不論熱與不熱,惟憑脈用藥,百無一失。

 

不論脈之浮沉大小,但重按無力便是伏陰,忌用涼劑,犯之必死。

 

然則沉小者,人果知為陰脈,不知浮大者,亦有陰脈也。

 

凡內傷心氣者,脈皆無力,不可不辨。

 

是知諸病,千變萬化,只虛實二字盡之,不獨傷寒一症也。

 

蓋一實一虛,邪正相為勝負,正勝則愈,邪勝則死。

 

正氣實者,即感大邪,其病亦輕。

 

正氣虛者,即感微邪,其病亦甚。

 

故凡氣實而病者,但去其邪。

 

攻之無難;挾虛而病者,不補其虛,邪何能退?奈有傷寒無補法之語,以致虛症傷寒,固執束手待斃,良可嘆也!獨不觀仲景為傷寒之祖,立三百九十六法,脈症之虛寒者,一百有餘,定一百十三方,用參者三十,用桂附者五十余,即東垣、丹溪、節庵,亦有補中益氣,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等湯,未嘗不補也,孰謂傷寒無補法耶?況今人挾虛患傷寒者,十嘗六七,虛症類傷寒者,十嘗八九,每出此語為誤,虛而不補,且復攻之,危亡立待,殊不知發散而汗不出者,津液枯槁,陰氣不能外達也。

 

人知汗屬於陽,升陽可以解表,不知汗生於陰,滋水即所以發汗也。

 

清解而熱不退者,陽無陰斂,陰不足也。

 

人但知寒涼可以去熱,不知養陰即所以退陽也。

 

元陽中虛以致陰寒內襲者,壯元陽即所以散外寒也。

 

脾胃正虛,而元陽不能藏納,以致余熱潮熱不已者,補脾胃即所以斂浮陽也,要知正氣不足,則邪氣有餘,正不勝邪,邪必不解,正氣一壯,邪無容地,不散表而表自解,不攻邪而邪自退,今人不論虛實,一見發熱等症,便以攻邪為主,邪氣未去而正氣受傷,此皆一言之禍也。

 

自仲景以來,名賢代起,立言不患不詳,患其多而惑也。

 

陶節庵曰:得其要領,易於拾芥,脈證與理而已。

 

求之多歧,則支離繁碎,如涉海問津矣。

 

脈證者,表裡陰陽虛實寒熱也。

 

理者,知其常通其變也。

 

多歧者,蔓衍之方書也。

 

夫秋冬傷寒,真傷寒也。

 

春夏傷寒,寒疫也。

 

與受久而後發之溫病、熱病,自是兩途,豈可同治?且人惟知有外傷寒,而不知有內傷寒,即訛作房勞陰症,非也。

 

凡冷物傷中而得,便是內傷陰症,不獨房勞然也。

 

房勞未常不病,陽症頭痛發熱者,但不可輕用涼藥耳。

 

若以曾犯房勞,便為陰症,必用溫藥。

 

若以並無房事,便為陽症,必用涼藥,不據脈而惟問候,則殺人多矣。

 

故曰陽症多得之於風寒暑濕,邪生於太陽,外入者也。

 

陰症多得之於飲食起居七情,邪生於少陰內起者也。

 

傷寒內傷者,十居八九,救裡解表,霄壤不同,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則亡,可不辨乎?合而言之,真知其為陽虛也,則用補中益氣湯;真知其為陽虛直中也,則用附子理中湯;真知其為陰虛也,則用六味腎氣湯;真知其為陰虛無火也,則用八味腎氣湯。

 

其間有似陰似陽之假症也,則用寒因熱用之法從之,不可少誤,惟以補正為主,不必攻邪,正氣得力,自然推出寒邪,汗出而愈。

 

攻之一字,仁人之所惡也,百戰百勝戰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曰善戰者,服上刑。

 

有元氣素弱,色欲過度,腠理疏豁,寒邪乘虛而直入於三陰之經,故曰:陰症初起,乃不見熱症之暴病也。

 

若不即治,反逼虛陽上攻,而見面赤煩躁等熱症,名陰盛格陽,一名陰極似陽,其躁時欲坐臥於泥水井中,口雖煩渴,不欲飲水,如脈洪數無力者,是陰虛而假陽上乘也,八味地黃東加牛膝、五味子主之。

 

六脈沉微無力者,陽虛之真象也,參、朮、附、桂之類主之。

 

有病本屬陽,未傳入裡,誤服涼藥,過飲冷水變為陰症,或過食冷物,或食物後復飲冷水,變為食陰之病者,皆當從陰治,但重在溫中,故止用炙草、朮、附、薑、桂,而不用地、茱、桂、附也。

 

若脈雖無力,外症身熱,自汗體倦,手足心熱,忽時作寒,口不知味,出言懶怯者,此屬內傷元氣,自當補中,如人參養榮湯,或補中益氣湯,不必用峻補及桂、附大熱之藥也。

 

然人之有生者,惟賴一陽氣也。

 

凡亡陽六脈沉微者,則元陽欲脫,命懸如縷,即峻加補益,無如草木之性,亦必假人正氣以發生。

 

若人本氣不固,藥力從何鼓舞,勢如脫空填補,故少旺復虛,虛復峻補,藥力一過,勢復虛嬴,惟宜細心詳察,陰長救陽,陽長救陰,接續勿間,不可少偏,不可少緩,務使陽先生而陰後長,勿使陰氣勝而陽乃亡,七日五臟傳遍,半月節令一交,則真氣借此發生,根固方無暴脫。

 

然脫症惟以救陽為重者,蓋人陽氣一分不盡,則不死,故陽為生長之機。

 

若以補陰,陰道難長,徒使亡陽也,況命火安於位者,百病不生。

 

凡諸疾之作者,皆由真火離於位也。

 

是以治者,百病雖殊,可不保重此火,以為去病之基耶!(張)陳管見,明者達之。

 

凡七分外感,三分內傷,則治外感藥中,宜用緩劑小劑,及薑棗和中為引,則無大動正氣之患。

 

若六分內傷,三分外感,則用藥全以內傷為主,略加表藥一味,或熱服以助藥勢,則邪自散,蓋中虛之人,稍有外感,即能致病。

 

非若壯者之人,必邪氣重盛,方能發病也。

 

況外感微邪,止犯氣釐清道,並不傳經,犯內故無重汗重下之法。

 

惟調和榮衛,則邪自解於表,調和穀氣,則元自復於中。

 

若妄攻絕食,益虛其虛,愈增其困矣。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 11: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