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四方脈發熱證論合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2:3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四方脈發熱證論合參

 

方脈發熱證論合參(附惡寒)

 

夫人居處清淨,則陽氣周密,邪不能害。

 

若在事煩勞,則陽氣解散,邪入傷人,七情傷氣,飲食傷形,風寒暑濕傷神,飲食男女傷陰,故《經》曰: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

 

生於陽者,得之風邪寒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故發熱症候不一,治各不同,有外感內傷之迥別,寒熱補瀉之有殊。

 

如傷寒傷風,此外感也。

 

自表入裡,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

 

以其感於冬令寒冷之日,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

 

若時非寒冷,則藥當以隨時處變矣。

 

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如夏暑之月,即當變以甘苦寒之藥。

 

又云:冬傷寒不即病,至春變溫,至夏變熱,其治法必四時而有異也。

 

又有一種冬溫之病,謂之非其時而有其病。

 

蓋冬寒時也,而反病溫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

 

又有一種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時本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闔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癘氣,當隨時令,參運氣而施治,宜用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外感天地之邪者也。

 

若夫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勝,(言胃虛穀少,不能勝任其勞倦也。

 

)上焦不行,(言清氣不升也。

 

)下脘不通,(言濁明不降也。

 

)胃氣熱,(濁陰不降,故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少只皆成壯火而上炎,)故內熱。

 

此系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人參、黃 ,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

 

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

 

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症,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知柏,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

 

益氣補陰,皆內傷症也。

 

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

 

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

 

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

 

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

 

又有因時暑熱,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

 

凡此數症,皆外形相似,而虛實大有不同,治法多端,不可妄謬,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

 

若果為溫病熱病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

 

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

 

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

 

如是則藥無誤用,而天人性命者矣。

 

令人但見發熱之症,一概認作傷寒外感,率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有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症,豈不誤哉!更有一聞,因虛而發致發熱者,遂用補藥,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病而補血,或血病而補氣,害人亦多矣。

 

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炳,氣虛之與血虛水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可不慎歟! 《經》曰: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

 

至其變化,不可為度。

 

然必從其經氣,辟除其邪。

 

發熱之症,實非一端,前論已詳,不復再舉,令於發熱症下,再具陽虛陰虛,二者以申之。

 

夫陽虛陰虛二症,凡晝夜發熱,晝重夜輕,口中無味,陽虛之證也。

 

午後發熱,夜半則止,口中有味,陰虛之症也。

 

陽全陰半,陽得以兼陰,陰不得已兼陽,自然之理也。

 

陽虛之症責在胃,陰虛之症責在腎,蓋飢飽傷胃,則陽氣虛矣;房勞傷腎,則陰血虛矣。

 

以藥而論之,甘溫則能補陽氣,苦寒則能補陰血,如四君以補氣,四物以補血是也。

 

若氣血兩虛,但以甘溫之劑以補其氣為先,兼補其血,蓋氣旺則能生血也。

 

若只血虛而氣不虛,忌用甘溫之劑,以補其氣,蓋旺則陰血愈消矣。

 

故陽虛之與陰虛,苦寒之與甘溫,不可不詳審而明辯之。

 

虛熱大禁發汗,退熱不可過用涼劑,故有和取從折屬之五法,皆可合宜采用。

 

《經》曰:陰氣不足,則內熱乃真不足也。

 

陽氣有餘則外熱,乃假有餘也。

 

凡人元氣素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飲食勞倦,或因用心太過,以致遺精白濁,自汗盜汗,或內熱晡熱潮熱發熱,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脹,脅肚作痛,頭頸時疼,眩暈目花,或心神不寧,寐而不寐,小便赤澀,莖中作痛,便溺余瀝,臍腹陰冷,或形容不充,肢體畏寒,鼻氣急促,一切熱症,皆是無根虛火,但服十全大補,有益氣湯之類,固其根本,諸症自息。

 

若攻其風熱則誤矣。

 

陰虛發熱,丹溪用四物加知柏,何如六味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八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為同氣相求之妙。

 

有因大勞,復感風水暑熱,或發似瘧症,或夜發熱咳嗽,醫者但知有勞,而不知外邪內陷,誤與補藥,其邪留滯血脈之間,隨氣升降,其熱如陰虛火動之狀而游走經絡,此又不可作陰虛火動治也。

 

當以柴葛羌防輕揚之劑,佐以參歸撫芎香附之類,以導散之。

 

然陰虛火動之脈,則澀數而無力;外邪內鬱之脈,則弦數而有力,是其異也。

 

有因飲食失宜,日晡發熱,口乾體倦,小便赤澀,兩腿酸痛,一切陰虧症見,而系脾虛者,蓋脾為至陰而生血,然稟氣於胃,宜用甘溫之劑,生發胃中元氣而除大熱,不可誤用苦寒,復傷脾血。

 

若果屬腎經陰虛,亦因腎經陽虛,不能生陰耳。

 

《經》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不可誤投知柏,反傷胃中生氣,宜滋腎中水火以固本補脾土,以滋化源,萬舉萬當。

 

有稱發熱為勞發者,蓋謂勞力辛苦不能收攝,以致元陽浮越在外也,即東垣所謂內傷。

 

若一發散,不更元陽脫盡。

 

若一苦寒,不更虛陽頓亡。

 

《經》曰: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蓋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也。

 

若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骨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也。

 

若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腰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逆,故外熱也。

 

若陽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也。

 

若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

 

夜則惡寒,晝亦惡寒,是重陰無陽也。

 

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自旺於陽中也。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

 

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

 

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

 

子午潮熱,一切發熱憎寒者,邪在半表半裡也。

 

煩屬陽,為有根之火,多出於心也。

 

躁屬陰,為無根之火,多起於腎也。

 

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動者,乃寒盛格陽,實非熱也。

 

形症似寒,按之而鼓指有力者,此為熱盛拒陰,實非寒也。

 

寸口脈微,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浙惡寒也。

 

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布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乃陽虛也。

 

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脾肺,宜補中湯以升補陽氣。

 

若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致陽氣升騰,而為表熱,乃陽旺也。

 

陰虛也,故其脈數而無力,屬心腎,宜六味丸,以培補陰血。

 

然雖有陰陽氣血之分,總不出脾胃陽氣不足,無以輸化所致,一切寒涼俱宜禁用。

 

凡不時發熱者,陽浮在外,裡無火也。

 

倦怠少食者,中氣不健運也。

 

口乾喜飲者,引水自救,裡無水也。

 

脈大無力為陽虛,脈數有力為陰虛,法當濕補,以斂浮陽,脈雖鼓指有力,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

 

傷寒發熱,是寒邪入衛,陽氣交爭,而為外熱,夫陽氣主外,為寒所傷而失職,故為熱。

 

其脈緊而有力,是外之寒邪,傷衛也,治主乎外。

 

傷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而邪熱客入於中,故發為熱。

 

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而無力,是外之熱邪傷榮也,治主乎內。

 

凡病有感者,在皮毛為輕,有傷者,在肌肉稍重,有中者,屬臟腑最重。

 

凡當外感內傷之後,身中之元氣已虛,身中之邪熱未盡,於此補虛則熱不可除,於此清熱則虛不能任,半補半清,終非良法,故補虛有二法,一補脾,一養胃。

 

如瘧痢後脾氣衰弱,飲食不能運化,宜補其脾。

 

如傷寒後,胃中津液久耗者,新者未生,宜養其胃。

 

二者有霄壤之殊也。

 

清熱,亦有二法。

 

初病之熱為實熱。

 

宜用苦寒之藥清之;大病後之熱為虛熱,宜用甘寒之藥滋之。

 

二者,亦有霄壤之殊也。

 

況人天真之氣,全在胃中,津液不足,生津即是補虛,胃中陽氣衰微,溫暖即是補虛。

 

脾陰不足,補氣須兼潤劑。

 

脾氣虛寒,補中更要回陽。

 

然天真之源,尤在兩腎,寒者溫之,熱者滋之,陽和得中,無過不及,則所謂少火生氣,使氣能煦,而血自濡矣。

 

虛實症候,皆可發熱,辨認不真,治則舛鍺。

 

大抵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感;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

 

浮數為外熱,沉數為內熱;浮大有力為外熱,沉大有力為內熱;浮大無力為虛,沉細有力為實。

 

脈緊惡寒謂之傷寒,脈緩惡風謂之傷風;脈盛壯熱謂之傷熱,脈虛身熱謂之傷暑,熱而精神不倦,能言有力者為實,精神倦怠懶言無力者為虛。

 

初按則熱,久按不熱者,是裡陽浮表也,為虛;初按則熱,久按愈熱者,是裡熱徹表也,為實。

 

壯熱時常不減,頭足身體一樣火烙者,為實;如乍熱乍減,頭熱足冷者,此無根之火,浮越在表在上也,為虛。

 

口乾飲冷而多者為實;口乾飲湯而少者為虛。

 

身壯熱而脈沉細,及極大極數,按之乍大乍大者為虛;身微熱而脈洪數不改者為實。

 

身熱無汗,二便閉澀者為實;身熱有汗,二便通調者為虛;有表而熱屬表,元表而熱屬裡。

 

發熱惡寒者,陽也;無熱惡寒者,陰也。

 

時當秋冬收斂閉藏發熱者多實;當春夏升生浮長發熱者多虛。

 

總熱之來,由於裡出,或外邪感湊,擾動清陽,或內滯蒸鬱,釀成壯火,舍此二實之候,其余非氣虛不能收攝元陽,即陰虛不能鎮約雷火。

 

潮熱之症,有陰陽之分,平旦潮熱自寅至申,行陽二十五度,諸陽用事,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日晡潮熱自申至寅,行陰二十五度,諸陰用事,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一以清肺,一以滋腎。

 

若氣虛潮熱,參、 、熟、附,所謂溫能除大熱也。

 

血虛潮熱,歸、芍、骨皮,所謂養陰退陽也。

 

凡身雖熱而脈和思食者,此表病而裡不病也。

 

薄粥濃飲,聽其自然,只可節之,不可絕之。

 

常見因熱而絕其食,以致中氣日虛,裡不病者,而亦病焉。

 

若身熱而脈微懶食者,引表病有餘,而裡氣不足也。

 

只宜調脾養胃,以斂虛陽。

 

火與元氣,勢不兩立,元氣復而火熱自己,所謂甘溫能除大熱也。

 

若身熱而脈弦數無力者,此陰虛不能斂陽也,宜養陰以退之。

 

若初病身熱而脈浮洪有力者,外感也,從外治。

 

若初病身熱而脈沉數有力者,此內傷也,從內治。

 

久則不分內外,未有元氣不傷,便宜或從陽虛,或從陰虛,顧本為治。

 

蓋初病當分內外,久則總致一虛,此(張)之管見也。

 

病熱有火者生,心脈洪是也。

 

無火者死。

 

沉細是也。

 

沉細或數者,死。

 

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熱而脈靜者,難治。

 

脈盛汗出不解者,死。

 

脈虛熱不止者,死。

 

三消諸失血後,募勞久痢諸虛,復發熱者,皆為惡候。

 

凡吃酒人,發熱難治。

 

若不飲酒人,因酒發熱者,亦難治。

 

緣酒性大熱有毒,遇身之陽氣本盛,得酒則熱愈熾,陰氣破散,陽氣亦亡,故難治矣。

 

然耗之未至於亡者,猶或可治也。

 

凡久病惡寒,當用解鬱。

 

凡背惡寒甚者,脈浮大無力者,是陽虛也。

 

凡面熱惡寒者,是寒鬱熱也。

 

大凡陽虛則多惡寒,宜用參言之類,甚者,加附子少許,以行參 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05:3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