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三十 會通類 針灸36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3: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三十 會通類 針灸362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裡,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則過,用之不殆。

 

(見論治類八。)

 

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

 

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

 

(運氣四十三。)

 

黃帝曰︰刺其諸陰陽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

 

凝澀者,致氣以溫之,血和乃止。

 

其結絡者,脈結血不行,決之乃行。

 

故曰︰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

 

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則而予之。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則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約畢也。

 

(藏象三十一。)

 

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而刺之。

 

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

 

此言氣存亡之時,以候虛實而刺之。

 

是謂逢時。

 

在於三陽,必候其氣在於陽而刺之;病在於三陰,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

 

(經絡二十五。)

 

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

 

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

 

(藏象十九。)

 

病有標本,刺有逆從。

 

凡刺之方,必別陰陽。

 

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標本四。)

 

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

 

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針,以去其熱。

 

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

 

刺滑者,疾發針而淺內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

 

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發針,疾按其 ,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脈。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脈色十九。)

 

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

 

是故用針者,察觀病患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藏象九。)

 

病之起始也,可刺而已。

 

(論治八。)

 

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

 

留瘦不移,節而刺之。

 

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之。

 

(脈色二十五。)

 

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

 

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 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

 

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疾病二十。)

 

夫實者,氣入也。

 

虛者,氣出也。

 

氣實者,熱也。

 

氣虛者,寒也。

 

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

 

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疾病二十一。)

 

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疾病二十。)

 

十二經病刺,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足少陰經病,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發,大杖重履而步。

 

(疾病十。)

 

有餘有五,不足有五。

 

有餘瀉之,不足補之。

 

(疾病十八。)

 

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 石也。

 

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疾病六十二。)

 

血氣有餘,肌肉堅致,故可苦以針。

 

(脈色三十一。)

 

有病腎風者,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

 

(疾病三十一。)

 

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仆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經絡六。)

 

六經之厥,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疾病三十五。)

 

氣滑即出疾,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

 

(針刺五十六。)

 

平治於權衡,去宛陳 。

 

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

 

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論治十五。)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裡俱當瀉,取之下俞。

 

陽明臟獨至,是陽氣重並也,當瀉陽補陰,取之下俞。

 

少陽臟獨至,是厥氣也,蹺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太陰臟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並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瀉陽補陰。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 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脈色十五。)

 

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瀉也。

 

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

 

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

 

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灸之亦然。

 

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脈澀;刺而過此者,則脫氣。

 

(經絡三十三。)

 

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也。

 

(經絡二十。)

 

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痺也。

 

(經絡類六。)

 

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疾瀉無怠,以通榮衛,見而瀉之,無問所會。

 

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痺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

 

(經絡八。)

 

十五別絡病刺。

 

(經絡五。)

 

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

 

(經絡十五。)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

 

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

 

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針刺五十四。)

 

刺上關者, 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 。

 

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經絡十。)

 

刺胸腹者,必以布HT 著之,乃從單布上刺。

 

(針刺十九。)

 

五臟熱病死生刺法。

 

(疾病四十四。)

 

臟腑之咳,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

 

(疾病五十二。)

 

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

 

(疾病八十八。)

 

諸經瘧刺。

 

(疾病五十。)

 

五臟背 ,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

 

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

 

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

 

(經絡十一。)

 

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疾病十六。)

 

緊則先刺而後灸之。

 

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針刺二十九。)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陰陽皆虛,火自當之。

 

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結絡堅緊,火所治之。

 

不知所苦,兩蹺之下,男陰女陽,良工所禁。

 

(針刺十。)

 

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

 

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經絡類三十四。)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經絡七。)

 

無刺 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

 

(疾病四十八。)

 

五逆,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

 

(疾病類九十二。)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臟及二三四臟者,乃可刺也。

 

(疾病九十四。)

 

諸經根結病刺。

 

(經絡三十。)

 

十二經筋痺刺。

 

(疾病六十九。)

 

口問十二邪之刺。

 

(疾病七十九。)

 

陰陽二十五人之刺。

 

(藏象三十一。)

 

臟腑諸脹針治。

 

(疾病五十六。)

 

周痺眾痺之刺。

 

(疾病六十八。)

 

升降不前,氣交有變,即成暴鬱,須窮刺法。

 

(運氣三十一。)

 

司天不遷正不退位之刺。

 

(運氣三十九。)

 

剛柔失守三年化疫之刺。

 

(運氣四十一。)

 

神失守位邪鬼外干之刺。

 

(運氣四十三。)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針刺五十六。)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07:51 , Processed in 0.2031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