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6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十二 論治類 治之要極無失色脈治之極於一14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0:58: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十二 論治類 治之要極無失色脈治之極於一145

 

 

(素問移精變氣論)

 

帝曰︰余欲臨病患,觀死生,決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聞乎?(如日月光,欲其明顯易見也。)

 

岐伯曰︰色脈者,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

 

(言明如日月者,無過色脈而已。

 

上帝,上古之帝也。

 

先師,即下文所謂僦貸季 也。)

 

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理色脈,察內外之精微也。

 

通神明,色脈辨而神明見也。

 

色脈之應,無往不合,如五行之衰王,四時之往來,八風之變,六合之廣,消長相依,無不有常度也。)

 

變化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

 

(五行四時八風之氣,迭有盛衰,則變化相移,色 脈隨之而應,故可以觀其妙,知其要。

 

凡人之五臟六腑、百骸九竅,脈必由乎氣,氣必合乎天,雖其深微難測,而惟於色脈足以察之,故曰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

 

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

 

(色分五行而明晦是其變,日有十干而陰晴是其變,故色以應日。

 

脈有十二經而虛實是其變,月有十二建而盈縮是其變,故脈以應月。

 

常求色脈之要,則明如日月而得其變化之要矣。)

 

夫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脈,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所以遠死而近生,生道以長,命曰聖王。

 

(上帝貴色脈之應,故能見幾察微,合於神明,常遠於死,常近於生,生道永昌,此聖王之治身如此。)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痺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 之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

 

(中古之治病,必病至而後治之。

 

其治也,先以湯液。

 

湯液者,五穀所製而非藥也。

 

服之十日,而八風五痺之病可以去矣。

 

使十日不已,則治以草蘇草 之枝。

 

蘇,葉也。

 

,根也。

 

枝,莖也。

 

根枝相佐,故云本末為助,即後世之煎劑 也。

 

病原為本,病變為標,得其標本,邪無不服。

 

此中古之治,雖不若上古之見於未然,而猶未若後世之誤也。

 

湯液義見前十五。

 

八風義見運氣類三十五。

 

五痺義見疾病類六十七。

 

音該。)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王氏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不本其處而即妄攻,是反古也。

 

四時刺逆從論曰︰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

 

工當各隨所在而辟伏其邪爾。

 

不知日月者,謂日有寒溫明暗,月有空滿虧盈 也。

 

八正神明論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

 

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盛,肌肉堅;月 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

 

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是故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

 

此之謂也。

 

不審逆從者,謂不審量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

 

愚按︰王太仆引經注此,其說雖是,而殊有未盡者,如不本四時,則有不知運氣之盛衰,陰陽之消長,故好用溫熱者,忘天地之赫曦,專用寒涼者,昧主客之流衍,五音皆有宜忌,胡可視為泛常,故五常政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設不知此而犯之,如抱薪救火,因雪加霜,誤人誤己而終身不悟者,良可慨矣﹗如不知日月,王注即以日月為解,然本篇所言者原在色脈,故不知色脈,則心無參伍之妙,診無表裡之明。

 

色脈不合者,孰當舍証以從脈?緩急相礙者,孰當先此而後彼?理趣不明,其妄孰甚,此色脈之參合必不可少,故云日月也。

 

又若不審逆從,則有氣色之逆從,如玉版論要曰︰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衛氣失常篇曰︰審察其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矣。

 

有四時脈息之逆從,如平人氣象論曰︰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玉機真藏論曰︰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也。

 

有脈証之逆從,如平人氣象論曰︰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玉機真藏論曰︰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也。

 

有治法之逆從,如至真要大論曰︰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逆,正順也;若順,逆也。

 

又曰︰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又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五常政大論曰︰強其內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是皆逆從之道,醫所最當潛 心者。

 

若不明四時脈証之逆從,則不識死生之理而病必多失;不明論治之逆從,則必至妄投而絕人長命。

 

是乃所謂醫殺 之耳,此暮世之通弊也,宜詳察之。)

 

病形已成,乃欲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既不能防於未然,又不能察其見在,心粗見淺,針藥亂施也。)

 

粗工凶凶,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粗工,學不精而庸淺也。

 

凶凶,好自用而孟浪 也。

 

若輩者,意其為實而攻之,則假實未去而真虛至;意其為熱而寒之,則故熱未除而新寒起。

 

是不足以治人,而適足以害人耳。)

 

帝曰︰願聞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

 

(色脈之與疾病,猶形之與影,聲之與應也。

 

故察病之要道,在深明色脈之精微而不至惑亂,即明如日月之大法也。)

 

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

 

(逆從到行,反順為逆也。

 

標本不得,舍本趨末也。

 

故致亡神失國,而身命又可知也。

 

到,倒同。)

 

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此戒人以進德修業,無蹈暮世之轍而因循自棄也。

 

去故者,去其舊習之陋。

 

就新者,進其日新之功。

 

新而又新,則聖賢可以學至,而得真人之道矣。)

 

帝曰︰余聞其要於夫子矣,夫子言不離色脈,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極於一。

 

帝曰︰何謂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一之為道大矣,萬事萬物之原也。

 

易曰︰天一生水。

 

堯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釋氏曰︰萬法歸一。

 

莊子曰︰通於一而萬事畢。

 

邵子曰︰天向一中分造 化。

 

至真要等論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此曰治之極於一,其道皆同也。

 

故人能得一,則宇宙 在乎手,人能知一,則萬化歸乎心。

 

一者本也,因者所因也,得其所因,又何所而不得哉。)

 

帝曰︰奈何?岐伯曰︰閉戶 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

 

(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欲其靜而無擾也。

 

然後從容詢其情,委曲順其意,蓋必欲得其歡心,則問者不覺煩,病者不知厭,庶可悉其本末之因而治無誤也。

 

愚按;本篇前言治之要極,無失色脈;此言數問其情,以從其意。

 

是亦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謂︰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

 

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與此意同。

 

若必欲得其致病之本,非於三者而參合求之,終不能無失也。)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此總結上文而言死生之大本也。

 

天年篇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又本病論亦有此二句,見運氣類四十四,俱當互考。)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3:14 , Processed in 0.2812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